自辦「繁興計畫」 招收原民、農漁民子女百名 中山譗南星計畫豃已招收28人
【本報台北訊】台中常春藤高中成績造假,使繁星計畫公平性引起質疑,也有違「照顧弱勢、區域平衡」的理念,部分大學考慮另立爐灶,舉辦真正照顧弱勢學生的招收方式。中山大學今年試辦「南星計畫」,共錄取二十八名學生,招收低收入戶、原住民子女和外籍配偶子女為主。中興大學也有意從目前辦理此計畫的二十五所學校脫離,自辦「繁興計畫」,招收對象以原住民子女、農漁民子女為主,達到照顧弱勢的目標。
原本立意良好的繁星計畫,開辦第二年就發生常春藤高中微調學生成績,引發各界質疑與批評。更有學者公開點名明星高中學生應該把機會讓給偏遠學校的學生,不該占了繁星的名額。
中興大學教務長鄭政峰表示,繁星計畫的目的是希望照顧偏遠弱勢的學生,但基於公平原則,也開放都會區學生報名參加,並沒有完全達到照顧弱勢的目的。
鄭政峰說,繁星計畫第一年開辦時,中興大學曾向教育部提出自辦計畫,並提出相關計畫內容,教育部以不能特定獨特族群為由,沒有核准。看到中山大學今年試辦「南星計畫」,讓中興又燃起一線希望。
獲得五年五百億元經費補助的中山大學今年試辦「南星計畫」,錄取二十八名學生。和繁星計畫不同的是,南星以招收低收入戶、原住民子女和外籍配偶子女為主,獲得外界肯定。
中興大學近期內將向教育部提出自辦「繁興計畫」,招生人數則在一百名左右。他強調,透過「繁興計畫」錄取的學生,校方會加強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