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報文學獎散文組佳作》字碼書(上)

吳俊傑/文 賴炯宏/圖 |2008.04.09
610觀看次
字級

一次別離的眼神,心就要化成憂、想、愁、慕、念、惕珥珥,以此來分擔心之碎裂。我用手掌順順母親的背脊,卻不知道能否安撫母親還掛在遠處的心?



母親開始學漢字。傍晚到鎮上打桌球,回部落已經是晚上十點鐘,小孩都睡了,母親還在日光燈下,就著老花眼鏡,握著利百代HB鉛筆,在國語有格作業簿上不無艱困地書寫漢字。年逾花甲的母親報名參加學校老人識字班,讀過蕃童教育所一年級的父親笑著說老了還學中國字,母親不以為意,卻對自己大戶人家的女兒下嫁孤兒父親因之失學半個世紀而耿耿於懷,對兒孫口出漢語、書之漢字卻不解其意而驚慌失措。對母親說要不要一本字典?母親卻說你就是國小老師,也是一本字典啊!接著手指一字問我是什麼意思?喔,是一隻鳥在吹著大簫,沒人聽懂是什麼曲調。這是個「誰」字,言部,八畫,已經沒有人解為鳥吹大簫的本義,現在都用來作為指人的疑問代名詞。「我是誰?」經常是現代人自我迷惑的問句,也是哲學的大哉問。我喜歡母親問我這部字典,在每一次的對話裡,讓我更加接近一部浩瀚的字源--母親的心。



說話也會有堵塞的時候。童年前往父親承租林務局的林班地,一路上母親總是以族語唱著歌,輕快自在的音符讓崎嶇的山路柔順起來,腳掌彷彿也安上了車輪。後來到城市讀大書、赴金門戰地、在花東縱谷平原上教書,再回到部落任教時,母親卻沉默許多,喉嚨好像被震盪的空氣逼緊,口齒已經無法發出愉悅的聲符。已經是上個世紀五○年代的故事了,母親那一代從日據時期蜿蜒前進到國民政府的老人家,一次次地變造聲帶的曲線,以便適應語言環境的變化。我指著母親作業簿小方格上扭曲不整的字說,這是「言」,ㄧㄢ,是部首字,底下的口是嘴巴,口的上方原來是一支大簫,表示吹奏樂器,就像小時候常聽到母親唱歌一般。但是族語裡沒有ㄧㄢ的發音,母親努力地發聲,從丹田逼出的一口氣彷彿還夾帶著古老的母音ㄋㄢ。



又在痛了,母親的手腕。母親的手腕細瘦蒼白,蒼白的薄膚躍上一條條清晰可辨的青筋,像山上蔓生的枝椏,隨著時光的侵逼悄無聲息地遁入身體內。幼年印象的母親美若山羌,但是家計讓母親經常穿梭崎嶇山徑,揹起神話中已經不再走路的背簍,背帶橫貼冒著汗珠的額頭上抵住下沉的重量,背簍藏著各種山產,有時是竹筍、有時是山芋頭、樹籽、地瓜,有時是乾竹、乾柴,如果行經懸崖峭壁,我們這些孩子還會被母親安放在背簍上。這時,母親的雙手撐持握緊背簍帶,湊近細察,竟可見蜿蜒起伏的山丘,一條兩條細緻的河流滑過手腕凹陷處。讀到甲骨文「寸」字,圖案上手部底下的一橫指示著這是手掌邊緣的手腕處,我卻看到生命的重量讓那一橫點放在母親的手腕,夜以繼日侵仄肌骨,等到母親老如花甲,小小一寸,卻在清晨呼喊著痛--




「離離草上原,一歲一枯榮。」母親就像一枝草,一枝柔弱無比的荒草。日式教育訓練下的父親揉合著泰雅族奇里馬斯特質,脾氣像誤入陷阱的狂暴山豬,盡管是以跨傳統的自由戀愛擄得母親,但母親的甜蜜時光總是如此短暫而心驚。於是,我經常在家暴之後由母親攜往出奔親族,時光的影像總是彌天亙地的暴風雨,這些那些出走的影像,宛如斑駁的黑白電視螢幕暴長乍滅的斜紋粗粒子。接著又回到了我們的家,生活如常運轉,上山、打零工、到小鎮購置日常用品、向農藥行暫支下期收成、貧窮如影隨行、空氣飄過辛辣太白酒氣、爭吵、有些鍋碗瓢盆水銀瀉地...周而復始的生活劇場只餘一句黑夜中的獨白穿越顛簸的記憶--都是為了孩子。這正是「草」字的形象,十劃,形聲轉注字,古人也將未開墾的荒地稱作「草」,這意義於是蓄積著無法探知的神秘力量,母親們寧受摧而毀之也無法斷滅卑微的心願。直到多年後為人父,逐漸理解了柔軟的「草」有如生命之水的沉穩巨力--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剛生下第一個孩子時我還在外地工作,不到兩個月孩子就送到山村部落交給母親。日後,弟妹的孩子也都交給母親,回到部落教書,老家已差不多是小型幼稚園的規模了,母親義無反顧地擔任園長。「九二一大地震」後,姪子女似乎在震盪的瞬間抽長,大姪女辦了婚事懷了孕,母親養在果園的土雞成了上好補品,二姪女不甘落後,以十六歲之齡突然也想婚了,對方也同齡,幾次男方提親,陣仗與氣焰成正比,事後果然不了了之。母親趁教會禮拜過後前往姪女處,傍晚回到家,靜默在客廳藤椅,問了幾次,才摀胸說痛,「這麼小,怎麼當媽媽?」母親痛的是那一顆甲骨文裡「心」的形狀,有開口、有裂紋,從甲骨文、金文、小篆到楷書,「心」從來沒有完整的閉合著,這是一顆多麼容易受傷的器官,不用刀劍,一句話、一個動作、一次別離的眼神,心就要化成憂、想、愁、慕、念、惕酘酘,以此來分擔心之碎裂。我用手掌順順母親的背脊,卻不知道能否安撫母親還掛在遠處的心?(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