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佳話
世說新語有一篇文章是晉朝名宰相謝安,與他的兒女們一同講論有關詩文的義理。這時忽然大雪紛飛,謝安高興的問到:「白雪紛紛何所似?」姪子胡兒說:「撒鹽空中差可擬。」姪女道蘊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大笑,非常高興。
文中所說的柳絮就是柳樹的種子外面所覆蓋的冠毛,柳樹利用風力來幫忙傳遞它的種子,柳絮就是幫忙傳播種子的飛翔翼,讓很輕很小的柳樹種子可以隨著風散播到適合的生活環境,成長茁壯。
分布在水邊
在台灣我們比較容易觀察的柳樹是水柳,特別在鄉間的水田岸邊,水圳邊或者民家附近的池塘邊都可以看到水柳的身影,水柳生長高度不會很高,最高大約是10公尺,但是樹皮上面會有一些裂痕,葉片像是拍扁的小辣椒或者是拉長的小水滴,我們稱這種葉片為披針狀葉片。
雌雄異株
水柳跟木瓜一樣有公樹跟母樹之分,所以柳樹必須透過小昆蟲的幫忙傳播花粉 ,才有機會傳宗接代。每年冬末春初,水柳會開始開花,而水柳的花相當特別,很像是一根根的媽媽用來刷奶瓶的小毛刷,這樣的開花方式中國人給它一個很美的名字叫做葇荑花。
柳絮隨風飄
完成授粉的母樹會開始在樹上結起一根根小串珠般的綠色果莢,一直等到這些果莢成熟後,在一個陽光普照微風徐徐的好日子,果莢會繃開裡面帶著種子的柳絮就會雖風而飛,滿空中飛翔的柳絮就像下雪一般。
謝安叔姪這段對話相當有趣,也告訴我們人與環境之間是如此融合,文學與自然是如此密切。用柳絮比擬下雪的景象,如果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沒看過這樣的景象是無法感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