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白佩穎
文/李曼韻
內分泌系統也是負責人體協調作用的系統,它與神經系統相輔相成,共同調節身體的生長、代謝,維持體內環境的穩定,並影響行為。但它常常被忽略,因為內分泌系統「無感」。吃完飯後血糖上升,內分泌系統中的胰島細胞會分泌胰島素,讓血糖濃度下降。又例如,小朋友犯錯後,看到爸媽生氣的表情或聽到責罵的聲音,會心跳加快,血壓上升。「看到」或「聽到」是神經系統在運作,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則是由內分泌腺中的腎上腺素協助完成。
激素分泌 維持機能
內分泌系統由內分泌腺所組成。由內分泌腺所分泌的化學物質,叫做「激素」,也叫「荷爾蒙」,由英文字Hormone音譯而來。激素是隨血液輸送至其作用的細胞,內分泌腺並沒有自己專屬的導管,又稱無管腺。就像宅配物品時,搭乘大眾運輸系統一樣。請回想一下,血漿中的成分有養分、廢物、激素、抗體。現在,你應該明白,為什麼血漿中有激素。
激素的功能在於協調體內的化學變化,來維持生理機能的恆定。激素在體內的含量極少,但必須適中,過多或過少,對生物體都不利。
血糖起降 胰島相關
在所有的內分泌系統中,胰腺又稱為「胰臟」,位於胃的後面,會分泌胰液,再以導管將其所分泌的多種消化酵素送入小腸,在小腸內可以分別消化脂質、醣類、蛋白質。這些細胞所扮演的角色都是外分泌腺,占了整個胰臟99%左右。還有1%的細胞散落在胰臟中形同海中小島,稱為「胰島」,它會分泌激素,並由血液運輸,因此也是內分泌腺,其所分泌的激素中以胰島素和升糖素,最為人所熟知,它們主要的功能就是調節血液中葡萄糖(血糖)的濃度。
我們吃飽飯後,糖類養分會在消化系統中被分解為葡萄糖,而後由小腸吸收,進入循環系統至使血糖濃度升高。這時,胰島便會分泌胰島素,使人體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組織細胞,並用掉葡萄糖,也會加快葡萄糖轉變為肝糖,如此更可以使血糖濃度下降至正常範圍,不至引發糖尿病(血糖過高,糖分隨尿液排出,即為糖尿病)。
內容及圖照節錄自《生物課好好玩3:輕鬆攻略108課綱的10堂生物素養課!80個必修關鍵字×最強的生物觀念課表》,小麥田出版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