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戲文化】素還真是戲班生活縮影 黃文章 |2022.07.17 語音朗讀 251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布袋戲影視化後,幕後人員的工作更為吃重。圖/時報出版社提供素還真是霹靂布袋戲中最重要的核心人物。圖/時報出版社提供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文/黃文章素還真整個角色的創造是奠基在我們過去戲班生活的經驗。戲劇是反映現實的工具,無論是爸爸黃俊雄時代的史艷文,或是我們這一代創造出來的素還真,其實都在反映不同年代的台灣人在生活中面對的現實處境,以及每個年代的人選擇應對這些處境的不同策略。確實每一個時期都會有它象徵性的人物,我爸爸時代的人物就是史艷文。史艷文的故事從一九七○年代開始一路演下來,經過爸爸可能超過上千集的演繹,已經發揮到淋漓盡致。因為這個角色早已被寫到巔峰,讓我接續著寫,根本不可能再超越。所以那時候我就跟弟弟黃文擇討論說要有我們自己的角色,因此就創造出跟史艷文完全不一樣的素還真。人家說布袋戲班的生活是「台上刀光劍影,台下劍影刀光」,因為那個年代法治不彰,更像是武俠故事裡頭的江湖,去一個地方演戲一定會被收保護費,所以那時候我經常看到戲班的人和這些收保護費的混混打架、砍殺。連我自己也親身參與過,但是那個時候我不是下去打,只是在旁邊負責壯聲勢吆喝。這樣的戲班生活經驗讓我們更深刻認識人性,體會到人要在這種江湖亂世之中活下去,憑的恐怕不是溫良恭儉讓,而是要有手段,要能夠反擊。傳統的布袋戲迷可能會覺得我們創造這樣的人物是違反仁道精神,可是戲班的經驗告訴我們,一昧鼓吹忍讓,對這些老是被欺負的老百姓並不公平。和始終如一、一招打天下的史艷文相比,素還真觀看這個江湖的視角更加多元,也因此有了更多元、更有彈性的手段來應對這個世界,戲也因此更好看了。我們把素還真放在各種故事情境中,讓大家看看他如何運用不同的手法來應對殘酷無情的江湖,這些江湖情境同樣也是我們設計,用來反映真實世界的社會問題。當然布袋戲中的環境並不等同於真實社會,這一切原本只是一種戲劇表現手法,想不到正好符合當時社會的氛圍,因此受到很多戲迷的喜愛。「不是一昧忍讓就是好人」這個議題脫胎自我們戲班的真實經驗,我想應該是這個值得玩味的議題打中了許多人心裡長久以來的聲音,才讓素還真得到了這麼多的認同。素還真的性格演變從一九八八年到現在,素還真已經歷了超過三十年的演繹。素還真這個角色和他應對這個世界的方法會不會有所改變?從戲劇創作的角度來看,我們從一個人寫到開始用集體創作的方式寫,三十多年來素還真這個角色已經歷過非常多編劇的筆,每個人的拿捏多多少少會有偏離。我們當然也盡量要求不能偏離太多,畢竟對戲劇來說,角色性格的一致性是很重要的,所以按道理來說素還真是不應該變得太多。我相信有很多資深的戲迷也不是很清楚素還真的人格特質和個性。素還真是一個力爭活命的冒險家,本性喜好自由、熱情幽默、自信聰明、正言不諱、恬澹豁達、重情重義,外加有一點小調皮。一生以追尋知識為志業,以保護生命為目的。素還真認為生命的存在是為了服務更多的生命,知識的取得是為了發掘更多的知識,他對生命有一股極大的求知、求真的欲望,因本心所向,所以對於生命的每一刻,都是在思考如何活著,活得精采,活得坦然,更推己及人,讓身邊每一個人,都能活得適性適意。這分積極向上的樂觀思想,與一般人喜歡將失敗歸咎於命運使然的悲觀及逃避的心理截然不同。同時,素還真也秉持著「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信念,排除困難、跨越障礙。從每次臨淵履冰、險象環生的尋知冒險中,體現出生命的韌性來自敢於直接面對生命的挫折,也體悟出生死內涵的生命真諦,進而淬鍊出更強大的精神體。可是從寫實層面的角度來看,人都會變了,素還真怎麼可能不會變。不要說素還真,我自己都變了。年輕的時候個性那麼衝,現在就變得收斂。一開始年輕氣盛、目空一切,等到經歷更多事情之後就會體悟到人上有人,你永遠也不曉得在你眼界之外還藏了什麼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高人。最重要的是,年輕的時候不怕摔,跌倒還爬得起來。現在年紀大最怕的就是跌倒,一跌倒就可能要進加護病房了。所以年紀到了,看得多了,想得也多了。對素還真這樣一個虛構的戲劇角色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三十多年來,所有他經歷過的劇情加成在一起,一定會影響他對這個武林、對這個世界的判斷和想法。可是,素還真的初心或者說他的目標是不會輕易改變的,以前可能是同一個目標,他拐一個彎把它做完,現在可能是拐三個彎,以更圓融、犧牲的、代價更少的方法達成同一個目標。這就是更上乘的功夫。所以,素還真回過頭來,會開始追求面面俱到。「以暴制暴」當然是一種方法,但現在他會覺得如果在那個「暴」當中還能給當事人一條生路,而不是趕盡殺絕,或許這個「暴」就能「始惡終善」,最終結果是回歸到善的這一面來。最終不會變的是素還真遊戲人間、風趣幽默的態度。能夠享受到人間的快活,又可以讓事情盡善盡美,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人。(摘自《霹靂盛典:風起雲湧四十年》,時報出版)作者簡介黃文章(強華)霹靂集團的董事長,台灣雲林布袋戲世家的第四代掌門人、五洲園始祖黃海岱之孫、黃俊雄之子。生長於布袋戲世家,從第三代黃俊雄手上接下重任,維持台灣的傳統文化,不斷為布袋戲尋找新生機,以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布袋戲結合,持續推陳出新。1994年8月,黃文章(強華)與黃文擇兄弟成立「霹靂衛星電視台」,頻道內容以布袋戲、歌仔戲等台灣傳統戲曲為主。1998月4月,首次擔任電影導演,正式開拍第一部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2000年上映為當年國片票房第一名,並發行海外,希望能將台灣傳統藝術推廣到國際間。1998年8月,首次讓布袋戲登上國家戲劇院。 前一篇文章 【心情良方】走出去動一動,就對了! 下一篇文章 【愛情演化史】商店街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3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4雲梯2025.07.0105【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6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7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8【詩】覺有情2025.07.0209如是說2025.07.02105根還是6根手指?2025.07.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與你同行】心的旅程【人間有愛】從居家防疫看人道精神【小說賞讀】創世紀【另類超人】最棒的下班【書店現場】今天最年輕【一念之間】天堂與地獄的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