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宗教藝陣 東竹林保安宮牛犁歌陣製作影音教材

羅智華 |2022.07.15
1206觀看次
字級
台南市文化局結合民間之力,製作「保安宮牛犁歌陣」影音教材,希望透過數位方式發揚傳統藝術,讓更多人了解藝陣文化。圖/台南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台南擁有「眾神之都、藝陣之鄉」美名,擁有眾多宗教藝陣團體,其中東竹林保安宮牛犁歌陣不僅歷史悠久,還具有高度藝術價值,二○一五年被登錄為市定無形文化資產。為保存與推廣藝陣文化,台南市文化局結合民間之力,製作「保安宮牛犁歌陣」影音教材,希望透過數位方式發揚傳統藝術,讓更多人了解藝陣文化。

文化局指出,傳統表演範疇既多且廣,但能融合於信仰及宗教儀式,且歷久不衰的卻不多見。保安宮牛犁歌陣從創立以來,始終依循當年的表現形式,並結合樂器演奏,展現其律動感,每當在廟會或民俗活動現場表演時,都能吸引許多民眾目光。

為讓具特色的保安宮牛犁歌陣可以永續流傳,文化局特別委託古意唸歌團團長羅士哲進行一系列牛犁歌陣訪查、研究,以影音記錄方式來演繹牛犁歌陣,並透過網路媒體傳播,讓牛犁歌陣走出地方廟會活動,傳播至海內外各地。

為改善傳統藝陣面臨的傳承及人才斷層等問題,羅士哲希望透過教育推廣來發揚藝陣文化。為此他將傳統表演藝術學術化,成為課程中可使用的教材。像是這次製作的數位教材主要就是「非答頭仔」類型歌曲,共收錄〈牛犁歌〉、〈十二條手巾〉、〈秋天梧桐〉、〈有緣千里〉、〈鼓轉三更〉、〈拜謝神明〉、〈上尺譜〉等多首歌曲。

這套教材著重在歌曲演唱及演奏,並以最貼近東竹林風格的方式來呈現,結合笛子、月琴、殼仔絃等傳統樂器來伴奏,並搭配歷年演出照片來進行影像編輯。文化局期望能透過這套「保安宮牛犁歌陣」影音教材,為傳統藝陣復興與推廣助上一臂之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