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薩號戰艦博物館外觀。圖/阡陌
雕工華麗精緻的瓦薩號戰艦。圖/阡陌
文/阡陌
瓦薩號戰艦博物館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館內展品是一艘名為「瓦薩」(Vasa)的十七世紀古帆船。這艘長六十九、高五十二公尺的戰艦,是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為了宣示瑞典強大的國威和財富,下令建造的。
據說,當時砍伐了上千棵橡樹做為建材,船身則雕刻了七百多尊雕像,包括:獅子、羅馬皇帝、《聖經》和希臘神話人物等等。古斯塔夫二世被稱為「北方之獅」,船首的獅子象徵力量與勇氣。
西元一六二八年八月十日首航當天,冠蓋雲集,民眾也爭相觀賞戰艦出航的威武英姿。不料才航行一千多公尺,一陣強風竟將它吹翻,從此沉睡海底三百多年。經過研究,原來是好大喜功的國王要求增建一排砲口,導致船身不平衡而翻覆。
一九六一年,瑞典科學家打撈起一萬三千五百多塊碎片,歷經三十年專業的精心拼湊,還原了戰艦九成五的樣貌。由於沉船的地點在波羅的海海域,沒有一般海洋中會腐蝕木材的微生物,因此才得以重現當年的原始樣貌。
一九九○年,瓦薩號戰艦再度呈現在世人面前。如今戰艦塗上特製的防腐劑,防止木頭發霉腐爛;為了避免木質爆裂,室內也得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
二○一一年筆者前去參觀,進入幽暗的博物館,小心移動腳步,等到眼睛適應了,才看清楚眼前高聳又華麗的戰艦雄姿。
我隨著人群遊走在從旁邊架起、三樓高的走廊上,從不同面向觀賞精緻的雕工,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從船上發現的衣物、菸斗、器材用具等,也經過重建,讓人們認識三百多年前精湛的工藝技術。影片室則展示了打撈、考證和修復等等繁複而龐大的工程。
拜科技之賜,跨越三百多年時空,瓦薩號戰艦呈現出十七世紀華麗戰艦的雄姿,將人類文明做了完美的接軌。它不僅是瑞典的驕傲,也是全世界的珍貴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