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歷史建築「十宜樓 」,在歷經兩年修復終於在日前竣工、重現百年風華。圖/文化局提供
【記者羅智華彰化報導】彰化縣歷史建築「十宜樓 」,在歷經兩年修復終於在日前竣工、重現百年風華。鹿港十宜樓是清朝文人雅士聚集處,因地震而受損,縣府結合中央補助、投入四千五百萬元經費展開修復,以修舊如舊方式,重現「兩間四進一天井」的清朝街屋建築特色。
有一百五十年以上歷史的「十宜樓」又稱「跑馬樓」,其建物至今仍保有清朝風貌,前有樓井構造,後有天橋,頗具詩意。鹿港竹枝詞曾提及:「九曲巷中風不到,十宜樓上士閒吟」,說明十宜樓是當年文人吟詩的聚會空間。屋主代表陳澤昭表示,十宜樓歷經地震摧殘,直到二○一八年才進入修復設計階段,二○二○年發包施工,終於在今年竣工。
這次修復工程主要針對十宜樓建築本體、天井景觀、木作與牆體來進行結構補強與蟲蟻防治等。為重現歷史面貌,十宜樓特別延聘知名的木作、油漆彩繪等各領域藝師,發揮職人精神,賦予老建築新生命。
鹿港鎮長許志宏表示,每間老建築都有故事,感謝文資局經費補助,修復歷史建築,呈現鹿港早期風華。而修復後的十宜樓也將舉行經典文物影像展,包括今昔照片、歷史文物等,為文資空間注入藝術風貌,展期自即日起至七月二十四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