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金田巧手創作 將傳統春仔花化身花鳥麒麟

羅智華 |2022.07.06
2174觀看次
字級
圖為作品「松鶴延年」。圖/彰化文化局提供

【記者羅智華彰化報導】新人結婚時會配戴的纏花,是傳統嫁娶時會配戴的頭花,花形看起來討喜,但因做工繁複,也讓學習這門工藝的人愈來愈少,藝師呂金田為了不讓傳統文化日漸凋零,不僅拜師學藝,還結合自身木雕底子賦予纏花新意,將纏花創作成麒麟、花鳥等造型,並於今天舉行「立體纏花工藝展」,展出「松鶴延年」等纏花作品。

纏花又稱「春仔花」,因台語的「剩」與國語的「春」同音,因此具有年年有餘、吉祥如意象徵,在喜慶時並帶有祝福寓意。然而,製作春仔花的技法複雜,得運用繞、捻、盤、折、綁等手法,十分耗工,使得傳承之路一度青黃不接。

因為不希望見到歷史悠久的纏花工藝就此消失,呂金田因緣際會開始跟隨纏花保存者謝雅秀學習纏花技藝。恰好他本身學習過木雕技藝,於是將纏花工藝與木作雕刻相結合,巧妙創作出龍鳳、麒麟、花鳥等大型立體纏花作品,並融入傳統寫意構圖,勾勒出別具特色的生動造型,為纏花創作開拓新視野,好手藝受各界肯定。

呂金田表示,共展出二十件纏花作品,除透過作品來呈現纏花的喜氣,亦希望藉由雙手將顏色繽紛的繡線化為美好創作,傳達善美氛圍。「鹿城春花纏藝-呂金田立體纏花工藝展」即日起至八月二十八日在彰化工藝展覽館(鶴棲別墅)展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