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動力,來自鼓勵!溫柔回答,使怒氣消退,話語,無色、無形、也無味,但是有人話一說出口,就像「滿室飄香」一樣,那些話縈繞在每個人的耳際,散逸著美妙的心靈香氣。
有位五十多歲的婦人對我說,她在年輕剛結婚時,對煮飯、做菜等家事,都一竅不通。
有一天,她做晚飯時,煮了一鍋糊成一團的飯,很軟、很難吃,自己都覺得很不好意思,她婆婆卻說:「我牙齒不好,這樣軟軟、糊糊的飯最好吃!」
始終感恩在心裡
幾天後,這婦人又煮了一鍋飯,沒想到這次水放太少了,飯煮成硬硬的,很難下嚥。可是婆婆又說:「妳公公最喜歡吃這樣硬硬的飯!」
婦人一聽,心中好生感動││婆婆竟然如此善解人意,處處說好話、說溫暖的話,不大聲責備她,使她始終感恩在心裡。話語,它無色、無形、也無味,但是有人話一說出口,就像「滿室飄香」一樣,即使說話的人離開了,那些話依然縈繞在每個人的耳際,散逸著美妙的心靈香氣。
溝通不在講理
可是,有些人的話一出口,則令人「咬牙切齒、恨之入骨」;所以夫妻之間也可能會大吵一架,盛怒的男人則一邊大打出手、一邊罵道:「妳這個死女人,講這種惡毒的話,看我修理死妳!」
吵架時,大家都義正詞嚴、臉紅脖子粗,也都儘可能地把心中的不滿說出來,覺得都是對方的錯--莫名其妙、不可理喻!但是,對方的好、對方的辛勞,我們卻常「看不見」,或視為「理所當然」!
夫妻之間的溝通,不是在「講理」,也不是在爭「誰對誰錯」。因為,感情之事,很難用「對錯、是非」來衡量;感情之事,是講求「諒解、忍讓、寬容」啊!
先想對方的好
在憤怒地發脾氣前,讓我們「先想對方的好」,也想想,自己也有些不好,進而「寬容他、體諒他」!
在咬牙切齒地大聲咒罵別人之前,讓我們先靜下心,想想--口中說出惡毒的話,會不會「刺傷對方」?如果對方也用那些話語來刺傷我,我會不會生氣、憤怒?假如,我們常能「檢討自我」,就不會對別人那麼「嚴苛、惡毒」!所以,溝通時,有話實說,但口氣必須「委婉許多」!
溝通小箴言
聖經上說:「溫柔回答,使怒氣消退。」是的,我們不能用太衝的口氣溝通,我們必須「先傾聽,再傾吐」,我們也要懂得「要對話,不要對立」!
畢竟,「和敬」才有喜樂,對立與衝突,都將為我們帶來痛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