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書妤 帶山女孩體驗登山樂 文/木木田木 |2022.07.02 語音朗讀 961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葉書妤的登山哲學不求快速攻頂,而是和自然相伴交流。圖/蔣志律煮一餐熱騰騰的山林風味美食。圖/葉書妤提供3天2夜的無痕山林教育,16個團員的垃圾總量只有一小包。圖/葉書妤提供葉書妤是國內少見的登山女嚮導。圖/吳崑榮以蒙眼抱樹的方式打開感官、體驗山林。圖/葉書妤提供山中分享會,大家敞開心屝、感性落淚。圖/葉書妤提供山女孩的自然體驗,充滿和諧能量。圖/顏歸真全女團展現女力攀登南湖大山。圖/葉書妤提供 文/木木田木葉書妤在成為登山嚮導前,是個宅女設計師,視爬山為吃苦。一趟畢業旅行,前往蘭嶼登頂海拔340公尺的小山,從此打開她與山的連結,她驚歎:蘭嶼的山很野、很有靈性、充滿生命力,像到了另一個天堂……2016年底,葉書妤得知母親罹癌,身心承受極大壓力,想起當年在蘭嶼的登山體驗,決定參加劉崇鳳老師帶領的南湖全女登山團。7天6夜的行程,全程負重及吃住DIY的嚴苛條件下,一開始,她也擔心是否做得到,但看到活動寫著「快腳和喜登頂者勿試」,信心大增,決定報名。首爬大山前慟失母愛遺憾的是,在成行前兩個月,葉書妤的母親不幸過世,使得這趟人生首次大山之旅,變得意義重大──不僅啟蒙她日後成為登山嚮導,更是一趟「帶著媽媽上山」的旅行。「我不是在爬山,我是在爬自己。」在海拔3400公尺的南湖山屋中,葉書妤夢到媽媽。在一片純白世界中,她激動的拿著一張寫著媽媽名字、畫著愛心的白色便利貼,希望媽媽在「永遠」二字後面寫下「愛你」,沒想到一向溫柔的媽媽,卻堅定的拒絕她……夢中的媽媽,溫柔地對葉書妤說:「我要寫『永遠快樂』,因為快樂比較重要。」夢醒後,葉書妤大哭,但這張愛心便利貼,從此成為她的護身符和提醒,她經常檢視自己:有沒有過著想過的生活?有沒有堅持做自己?有沒有真正的快樂活著?「這幾項指標,也成為我今生想傳達給每個人的信念。」菜鳥嚮導靠憨膽帶團從平面及影像視覺設計師,成為愛山敬山的登山者,但最終,她想做個山路的引導者。於是人生第3次登山,便肩負起實習嚮導之責,帶領隊伍龐大的50位師生上山。她笑說,這完全是憑著新人的「憨膽」越級打怪,很多事沒經驗,不知判斷標準,一路走來,挫折滿滿……葉書妤永遠難忘,第一天因腳程過慢,天色漸晚距集合地仍遠,總嚮導希望讓學生眼睛能逐漸適應黑暗,試著體驗山林中由亮變暗的魔幻時刻,因此下令不開頭燈摸黑前進。期間有3位學生從葉書妤的小隊中掉隊,幸好最後學生與後方押隊成員會合,安全抵達集合點。堅持規定變成反效果「看到學生開著頭燈走回隊伍,當下我頓覺不當。」葉書妤事後回想:團隊規定不開頭燈,是想傳達自然體驗的美意,但天色漸暗的陌生環境,本來就存在著風險,行程落後加上怕黑及不適應暗夜行進,學生心理已有負面情緒,根本不適合再堅持關燈潛行,否則只會造成反效果……「我沒有同理他們的心情,只想到他們『違反規定』,完全曝露自己經驗不足的生手思惟……」從那時起,葉書妤時時提醒自己,一定要先覺察當下狀態,再做進一步思惟推進。訓練一年後華麗變身深感自身不足,葉書妤決定報名台灣生態登山學校主辦、為期一年的野地輔導員專業培訓。「我最喜歡其中和心理學家薩提爾相關的課程,學習以同理心和好奇心,看待所有關係和生命。」實習課程「亞成鳥計畫」,帶領12~18歲的高關懷孩子,進行4天3夜的登山活動,令葉書妤覺得很有意義。最後,更以9天的探勘技術攀登,作為結訓的考核,讓她具備登山嚮導應有的硬實力與軟實力。全心投入一年後,葉書妤華麗變身,鍛鍊出完整的帶隊經驗。她非常感謝登山學校創辦人之一、登山界人稱「展哥」的連志展,「任何專業都能無私分享,讓我勇於發問,不怕問錯問題,助益頗大」。愛山女孩的登山哲學5年多來,葉書妤從登山菜鳥,到100多趟嚮導紀錄,始終不變的是初心。「我很幸運,第一次爬大山,就遇到好老師,那種引導、體驗方式,是我想傳承下去的登山理念。」除了商業團、成人男女混合團,葉書妤也經常帶全男團、全女團的高關懷學生、保護個案、經濟弱勢,或普通青少男女。「全男團和全女團的引導方式不同,男生通常比較封閉,女生較願意敞開心靈,從彼此眼中看見彼此,學習信任、產生情誼……」葉書妤說,「只要上了山,大家就是生命共同體,每個人因此變得不同。」女孩們的首堂山林課葉書妤以「同理心」帶團,「山教我看清自己的有限和渺小,也看到人的潛能有多大。人生跟登山很像,沒有捷徑,也沒有對的路、好走的路,只要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就一定可以走到。」最近,葉書妤將與勵馨基金會合作進行第3年「山女孩練習曲」活動,號召全台15~25歲女生,進行一堂專屬女生的山林課、野地與性別教育課。「從登山中,長出自己的力量,找到信心,最後再將這樣的力量傳達給其他人。」這項活動報名至7月7日止,經濟弱勢女孩可全額補助。多元登山 人人平等在葉書妤的觀念裡,登山是人類生活中再自然不過的事,不用區分性別,無關強弱,全男團、全女團、混搭團、親子團,嚮導只要夠專業,無所謂「男嚮導」、「女嚮導」的差別,然而,從事嚮導工作多年,挑戰「性別刻板印象」的情況所在多有。葉書妤說,傳統登山活動,大多以攻頂、征服、挑戰、突破自我等為目的,但其實「打開山林」的方式,可以更多元、更有想像力。「我想推廣的理念,是人與山林的連結,因此會安排許多引導活動,例如抱樹、分享、抽卡牌、慢走,好好呼吸,好好生活,爬多少百岳,攻下幾座山頭,並不是最重要的。」在山上,葉書妤曾被一位阿伯全身上下打量,嗆問她一共登過幾座百岳,質疑女生也能當嚮導?被山友大哥冷嘲熱諷:女生走太慢,每天摸黑,乾脆取名「摸黑女團」……女生獨攀,在山屋過夜,兩個大叔開玩笑說:「妹妹要不要來睡在我們中間,比較暖和。」諸如此類充滿性別刻板印象的言語和質疑,葉書妤坦承讓她心理很不舒服:「我希望自己能態度更堅定,內心更柔軟……」期待兩性之間能以尊重的方式溝通,欣賞每個個體的不同需求,打造一個健康、平等、尊重的社會。 前一篇文章 鄭明進 繪本阿公90歲仍有夢 下一篇文章 熊妤 色彩淬煉 成就美的布施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多元宗教慈善關懷2025.10.2002【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2025.10.2103佛光慈善音樂會 援助北宿霧重建2025.10.2204祈福.勝尾寺2025.10.2005東禪寺考生祈福會 助正念自信應考2025.10.2206【小城故事】 兩冤家2025.10.2107【歡喜收穫】 圓一個幸福園藝夢2025.10.2108行動奶奶傳奇 1年淨化52海灘2025.10.20093佛光人行佛敬老孝親 老人節獲表揚2025.10.2010佛光山新馬寺 為逾2200考生祈福2025.10.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任務在身 便勇往直前侯一罡 職涯第二春精采萬分煙燻男的異饗世界寫出東台灣的好日子江冠明 不斷意外的人生之旅血液充滿特戰兵精神 作者其他文章許卉林 重現文學大師葉石濤身影楊淑華 帶自然農法洄稻佳里劉崇鳳 願成為山的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