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客大吠堂】 我是傳奇 都市叢林的寂寞遊戲

◎金桔粒 |2008.04.05
580觀看次
字級

突破性的癌症治療竟是人類自掘墳墓的開始,頂尖科學家羅伯奈佛成為紐約市的唯一生還者。羅伯三年來努力活著,定時發出電波信號,希望能發現其他倖存者的蹤跡。然而,在黑暗深處,那些因感染病毒而成為怪物的受害者,正虎視眈眈地要獵捕羅伯。

只要犯下一次錯誤,人類的最後一線希望便會湮滅。時間,所剩無幾!





不知道為什麼,這部電影讓我想起已逝作家袁哲生的一篇文章,叫做《寂寞的遊戲》。

「人一旦開始躲藏就很難停下來了,這點我始終深信不疑。

我總是懷念躲在寂寞的角落裡含著一顆糖的滋味。」

的確,寂寞就像是捉迷藏一樣,「想被找到」的欲望被建立在「不能被找到」的規則之下,交錯複雜的情緒就像含在口中的那顆糖般,甜甜的,味道卻越來越淡……。

《我是傳奇》很傳神地把一個人的孤寂表達了出來。威爾史密斯繼《全民情聖》把紐約市當做置入性行銷的觀光賣點之後,在《我是傳奇》裡有了更深沉的表演,將一座杳無人跡的生化死城轉化成孤單冷漠的城市寓言。

《我是傳奇》改編自1954年Richard Matheson的同名科幻作品《I Am Legend》。在五○年代,由於美蘇兩大強國的冷戰與核子軍備競賽,全球陷入核戰一觸即發的歇斯底里情緒中。文化工作者將這種軍事與政治上的劍拔弩張,轉化成龐大的現代寓言,以文學或電影文本的形式,傳達世人反戰反核的精神意念。

若說半個世紀前的《我是傳奇》傳遞的是抗議核發的反戰精神,21世紀的《我是傳奇》則轉化成現代人孤單冷漠的城市寓言。而真正讓《我是傳奇》有別於其他變種電影的優點,就在於影片中傳遞了都市人的孤寂。

心理學指出人是群居的動物,若長期獨居而無心靈依托,那人必會精神錯亂。於是在《浩劫餘生》中有顆威爾森排球,而《我是傳奇》裡則有隻小珊狼狗。若你看到威爾森在海面上漂走時,發現自己竟然為一顆癟掉的排球落淚的話,那你看到威爾史密斯大義滅親時應該會淚灑戲院。

由於孤單和冷漠成為電影所賦予的都市隱喻,所以當DVD出租店中的人形模特兒對他的話充耳不聞時,羅伯奈佛也不覺得奇怪,因為這反映出都市人冷淡的社交關係。身為科學家,而且可能是地球上唯一存活下來的人類,羅伯奈佛雖然成日研發著解救世人的病毒解藥,但是當Zoe母子出現在他面前,告訴他這個世界還有其他人存活時,他卻勃然大怒。試問,做解藥的目的不就是要拯救世人嗎?為何當得知還有人生還時,他卻拒絕去相信呢?

也許,羅伯奈佛並不如電影中所描述的那麼悲傷。他的狼狗珊曼莎還沒死去之前,他的日子愜意極了。整間城市都歸他所有,就像小叮噹的鏡像世界一般。開車超速沒有警察開罰單、隨意跟人搭訕也不怕被拒絕。與其說他想拯救世界,不如說他想擁有這個世界。羅伯奈佛活在自己就是上帝的想像裡頭,成日做著徒勞無功、想要解救世人的解藥。

你說羅伯奈佛孤單嗎?是的,他很孤單。但他似乎早已漸漸習慣。就像袁哲生所說的那顆糖一樣,躲在寂寞的角落裡含著甜甜的滋味。羅伯奈佛,the last man on earth。他想被找到,也不想被找到。



金桔粒的異想世界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jimulder11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