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筆記》我們能許諾孩子什麼樣的未來?

◎李偉文 |2008.04.04
540觀看次
字級

「……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沒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遊戲/每個人都想要你心愛的玩具/親愛的孩子你為何哭泣?/多少人在追尋那解不開的問題/多少人在深夜裡無奈的嘆息/親愛的母親 這是什麼道理……」

這首二十年前流行的歌,今天聽起來,怎麼感觸愈加深刻?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能許諾孩子怎麼樣的未來?

二○○二年八月,在南非約翰尼斯堡召開的第二屆地球高峰會議,當各國領袖義正詞嚴地說:「我們要正視貧富差距的嚴重性,解決貧國饑餓的問題……」一轉身,卻面對成千上萬的龍蝦生蠔,一桶桶魚子醬、鵝肝醬……在會場外,多少兒童在水溝垃圾桶裡找東西吃以求活下去。

當然,不管是國與國之間或一國之內的貧富差距是自古以來的問題,但是最近幾年全球化的結果卻加速惡化了這種狀況。當占世界人口百分之四的美國卻消耗占有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能源與資源;當以均富為傲的台灣,在短短幾年之內,所得最高的百分之十與最低百分之十的家庭的貧富差距是六十多倍!

以這樣演變下去的台灣,以及全球化競爭之下被淘汰掉旳國家不斷增加(所謂被淘汰,就表示數以千萬的兒童陷於生存饑餓掙扎的邊緣),我不知道這樣的不平等的遊戲會造成怎樣的未來世界。

或許貧窮問題太複雜,牽連的政治,經濟與社會層面太多,包括國際間的公平正義對上全球化的盤根錯結,但是就算如此,我們還是可以盡已之力做點事的。

如何讓孩子能在最低生活條件下健康地成長,如何讓孩子接受基本教育機會的平等,這兩項基本兒童權應該是以國家機制去保障的,同時我也覺得,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物質與智識教育當然重要之外,心靈的健康也不可忽略。

我們這年來一直著力於兒童的自然教育,就是期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機會讓他們感受到大自然裡的生命力,讓大自然裡的豐富能在往後的成長過程中成為生命滋養的來源。

同時除了來自大自然裡的感動之外,我們還相信透過志工們的帶領,那種善意,那種熱情,孩子一定能感受到的,那麼在他往後面對物質困頓人生挫折時,仍能夠對社會對人世間存有一些信心,有正面思考及努力的動力。而且在孩子感受力最強的時候,若能給他們正面且善意的情緒感受,這種感動的力量乍看似乎細微不起眼,卻可能是一個孩子改變的契機,或是成長歷程裡生命力量的活水源頭。

(本專欄每周五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