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自然,可以涵養你的性情,曠達你的胸臆;愉悅了我們的心情,啟迪我們的心智。感悟自然,是一種怡情忘機的人生態度,充滿著瀟灑的生活情趣。
古人云:「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我亦無窮也。」這說的是縱情山水的樂趣。我們今人也說遊山玩水,為的何嘗不是馳騁情感、放牧心靈於自然風土文物之上?如果我們不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閱讀風景、感悟自然,而是跟著他人或前人的感覺亦步亦趨,走馬觀花,僅滿足於「到此一遊」,那麼所觀之景看似甚多,實則是鏡中之物,實在達不到景在心底留。
你是否試過,站在碧草中央,張開雙臂,輕輕地合上你的眼睛,讓微風親吻你的臉頰。呼吸著,草葉的芬芳,泥土的清甜;聆聽著,蛐叫蟲鳴,風聲和鳴,就像彩色的交響樂,湧入心田,滑過的是莫名的舒暢。
仰躺在草葉上,靜望寧謐的天,你會發現:天藍,藍得清澈;雲白,白得無瑕;草綠,綠得蒼翠;山青,青得濃郁;水明,明得透底。
當暖暖的陽光映晰你的胸懷,你會不由自主地忘卻悵惘愁愫。
誰會贈予你寬廣博大?誰會陪伴你寧靜無華?誰會說服你珍惜所有?誰會領悟你志存天下?
融入自然,特別是那心怡的綠色,才能看清幻化的春秋冬夏,覆衍生息。
靜靜綻放的是小小野花的清新素雅,倔強不屈的是凜凜勁草的樸實無華。
然而它們卻是自然賜予我們最真實的美麗。你用一顆清透的心問候大自然,大自然自會給你山花爛漫;你用一顆凝重的心問候大自然,大自然自會給你稗草無邊。
有什麼樣的心情就會有什麼樣的收穫,有什麼樣的眼光就會有什麼樣的風景。
藍天偕白雲,碧草伴黃昏。彩虹間酥雨,青山戀花春。
我們用心去感悟自然,自然就會帶給我們寧靜和快樂。
走進山林,山林音樂視覺化。你會聽到鳥語蟲鳴,溪水湍流的聲音———一種原始天籟,很自然,自然得讓你陶醉,自然得讓你往返。每一個音符,都是層層壓縮到你內心的感動。雖然聽似遙遠,卻點點滴滴敲擊著你的心扉。置身其中,一種「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感覺油然而生,心靈也變得恬靜起來。感悟這些聲音,讓你煩躁的心靈被山林的綠意洗淨,於是你能用心地去完成生命所交付的課題,在自身周圍搭建起你自己的仙境。
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春雨的纏綿,那「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是大山的空靈,那「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秋的韻致,那「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冬雪的靜默。聆聽清風踽踽低語,聆聽松濤娓娓吟唱,聆聽蛐蛐細細鳴叫,聆聽山林中鳥兒歡啼。那脆靈靈的音符好似一顆亮露滴落,使你的心中也流淌出一掛清粼粼的飛泉。
感悟自然,可以涵養了你的性情,曠達你的胸臆;愉悅了我們的心情,啟迪我們的心智。感悟自然,是一種怡情忘機的人生態度,充滿著瀟灑的生活情趣。有時候,我們失去了很多快樂,並不是無法引起快樂,而是缺少爽朗清靜的心情,缺少毫無掩飾的童稚的天真。缺少孩童般和自然親近的心。
大自然是需要感悟的,大自然是需要用心欣賞的,大自然是需要用心去傾聽的……有人看到了曇花的一瞬即逝,有人看見了魚兒在池中的歡樂,有人看到了風吹帆動的思辨,大自然的歌聲時而婉轉動人,時而鏗鏘有力,但永遠都是那麼發人深省。那優美的旋律、那悅耳的歌聲,引發我們無限的思緒。正是那一個個動人的音符、那充滿律動的節奏,激起我們心潮的澎湃,讓我們面對自然的歌聲,引發無限沉思。
我們對自然了解愈多,便愈發愛生活,我們對自然的探討愈深愈熱愛生活,感悟自然,做生活的弱者,學習自然界頑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