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左鎮化石園區將於七月二日推出「蟲‧新視界」特展。圖/左鎮化石園區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為讓大眾一窺昆蟲豐富樣貌,台南左鎮化石園區將於七月二日推出「蟲‧新視界」特展,有別於其他展覽,展出主題是以「巨大化昆蟲」為主角,引領大眾走進時光隧道,探訪被封印在遠古的永生蟲珀,從昆蟲視角認識大自然奧妙生態。
昆蟲是動物界中類別數量最多的物種,至今已有超過一百萬種昆蟲被記錄,昆蟲演化史最遠可追溯至距今四億年前古生代泥盆紀無翅亞綱中的古口目昆蟲。在泥盆紀末期,無翅昆蟲漸漸進入有翅階段,經過了數千萬年,具備飛行能力的昆蟲在石炭紀出現,成為地球上第一種能真正飛上天空的動物。因為牠們飛行與適應環境能力,讓昆蟲大軍得以拓展至地球各角落。
文化局表示,台南左鎮化石園區這次邀請古生物昆蟲專家和標本收藏館共同合作,規畫二十五種約一百一十件的昆蟲標本參與展示,其中赫克力士長戟大兜蟲、彩虹鍬形蟲是特展最大亮點展品。
赫克力士長戟大兜蟲體長度十七公分,是全世界最大的甲蟲之一,力量極大,因此以希臘神話中的半神英雄赫克力士命名;彩虹鍬形蟲全身包覆金屬光澤,擁有像七色彩虹般的閃耀光芒,顏色千變萬化,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甲蟲。
本次「蟲‧新視界」特展共規畫「探索蟲世界」、「飛向那道光」、「花花世界」、「昆蟲的古往今來」、「昆蟲複眼」、「昆蟲與它們的親戚」、「隱身術」、「我不是昆蟲」、「昆蟲超能力」等九大單元主題。展覽流程將讓觀者彷彿受到小叮噹「縮小燈」照射一樣,從昆蟲的視角認識大自然有趣的豐富樣貌。
配合特展開幕,園區也將邀請昆蟲圖書專家阿德蝸,在開展當日上午十時舉辦「蟲‧新視界」特展說故事及竹蜻蜓摺紙分享,邀大眾一起來探索無奇不有的昆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