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鷗飄洋過海來繁殖 桃市攜手民團打造戀愛基地

 |2022.06.26
825觀看次
字級
小燕鷗為二級保育鳥類,每年5到7月會從印尼、澳洲和紐西蘭等地飛來台灣,喜歡群聚、在開闊的海邊沙礫地築巢,是唯一在台灣本島繁殖的鷗科鳥類。圖/桃園市政府環保局提供

【本報桃園訊】桃園市政府副祕書長邱俊銘今天在海洋保育署署長黃向文見證下,代表市府與中油公司及中壢東南扶輪社簽署合作意向書,共同推動小燕鷗棲地營造、環境教育及生態保育工作。

邱俊銘致詞表示,每年5到7月為小燕鷗繁殖季,小燕鷗會遠從印尼、澳洲和紐西蘭等地飛來台灣,進行築巢孵蛋並育雛,直到7、8月時再南返。小燕鷗為二級保育鳥類,喜歡群聚、在開闊的海邊沙礫地築巢,是唯一在台灣本島繁殖的鷗科鳥類。

邱俊銘說,竹圍漁港北堤、許厝港重要濕地、富林溪出海口、白玉海灘、大潭G1、G2區是小燕鷗在桃園沿海的5個主要繁殖棲地,桃園市野鳥學會從108年起進行繁殖監測調查,依據近3年觀測紀錄,每年平均約150隻成鳥出現在桃園沿海,最高可達200隻。

邱俊銘指出,今年截至6月初調查結果,光在竹圍漁港北堤就已觀察到150隻成鳥,顯示竹圍漁港已成為小燕鷗重要繁殖地。雖然其他棲地因大環境變遷,成鳥數量有略微減少,但今年在桃園沿海出現成鳥總數已超過往年平均值。

邱俊銘說,今年除竹圍漁港北堤以外棲地,無論是成鳥及雛幼鳥數量都不如以往確實是隱憂,希望透過MOU簽署,由海管處整合中油公司、中壢東南扶輪社資源,並與桃園市野鳥學會合作,在桃園海岸加強小燕鷗繁殖棲地營造工作。

台灣中油公司副總經理邱家守說,早期小燕鷗在桃園繁殖數量最多的地點在觀音大潭廢棄工業港,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地點,桃園市野鳥學會積極與中油公司協商爭取,108年決議在竹圍漁港北岸原小燕鷗棲地架設圍籬以提升小燕鷗繁殖成功率,作為大潭棲地損失的補償;另外在白玉海岸高灘地及大潭海岸棲地積極進行異地復育營造,期望透過合作為小燕鷗復育及環境教育貢獻心力。

桃園市中壢東南扶輪社社長楊崇禎表示,從106年起就長期關注鳥類生態及保育,108年起也連續3年為桃園市野鳥學會附設野生動物診所添購救傷所需醫療設備與器材,並透過學會引薦加入小燕鷗保育行動做出貢獻。

海岸管理工程處表示,為了讓大家更認識小燕鷗,今年也在竹圍漁港北堤舉辦2022小燕鷗賞鳥趣活動,7月10日前每逢例假日,就會準備高倍數望眼鏡,提供3梯次預約解說導覽,由桃園市野鳥學會在現地介紹小燕鷗的戀愛史,並安排賞鳥巡迴專車,歡迎大家多多搭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