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隻吃素的獅子 現在想來真是慈悲奇蹟 |2022.06.26 語音朗讀 3626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小泰克性情溫柔,與牧場中所有動物相親相愛。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報導】你相信嗎,肉食性的獅子不吃肉,而是吃素?真實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中的美國,從一出生就不肯吃肉的獅子,靈性且慈愍猶如奇蹟,感動了全世界。吃素的獅子名叫小泰克,出生於動物園,小泰克母親是非洲野獅,因為被擒,困在動物園裡。母獅先後誕下4頭小獅,並飛快逐一咬死。在懷了第5胎,臨近生產之際,動物園職員早已做好準備,必定要救小獅一命。密谷牧場主人喬治‧韋斯特布與妻子瑪格麗特,夫婦皆愛護動物,當天等在籠外,眼見母獅殘暴地拋擲小獅到籠邊,咬著牠一隻前腳,喬治連忙抓著小獅,使勁地通過籠子的孔洞將牠拉出來,並收養,那就是小泰克。夫婦倆把小泰克帶回牧場,每天餵奶數次。兩人聽從動物園主的建議,在小泰克3個月大時,餵食新鮮宰殺的牛骨,教導開始吃固體食物,小泰克很反感,怎麼也不願意吃。為了讓小泰克習慣吃肉,夫婦倆把奶混和血餵牠,小泰克索性不飲,就算奶瓶裡只加入一小滴血,小泰克就是碰也不去碰一下。小泰克堅持不吃肉及血腥。夫婦倆於是使出詭計,讓小獅舐他們手上的奶水,然後舐混和漢堡牛肉的奶水,但小泰克沒有被愚弄到,牠就是不吃肉。夫婦倆最後只好以混和穀物、奶及生雞蛋的食物餵牠。專家說獅子每天得吃幾磅肉,小泰克不吃肉很難生存,韋斯特布夫婦擔心起來,在泰克4周歲時懸賞1000美元,徵求能令小泰克吃肉的方案,結果沒人做得到。在動物學家確定小泰克是比其他獅子更健康後,喬治放下心中大石,夫妻倆最終接受了小泰克吃素的事實。雖然小泰克沒有出現任何牛黃酸缺乏徵象(貓科動物所需元素),為了均衡營養,夫婦倆仍盡力為牠張羅高蛋白穀物,而除了主糧以外,也讓小泰克天天可以享用青草。小泰克性情溫柔,與牧場中所有動物相親相愛。小泰克和韋斯特布夫婦曾應邀上電視節目,導演希望有小泰克與小動物親近的環節,放了4天大的小雞在布景中。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小泰克偶然把一隻小雞放進嘴裡舐,然後不知如何是好。夫婦倆問牠怎麼了,牠張大口,小雞跳了出來,然後牠用舌舐遍所有小雞,躺在小雞身旁。小泰克最親密的老友是綿羊碧奇,牠們之間也有著很多有趣的小故事。這頭10尺長,重達352磅的獅子與各種小動物和睦共處的情景,吸引了不少訪客慕名而來。小泰克不曾傷害任何一隻動物,即使驢子用了「朝天踢」將牠踢成重傷,卻也不曾有報復之心。小泰克本身散發出動物療癒的力量,席捲了整個美國。小泰克拍攝好萊塢電影。溫暖了愈來愈多人的小泰克,也跟隨喬治登上大學舞台、參加花車巡遊、拍攝好萊塢電影等。而到好萊塢亮相數周後,小泰克不幸罹患病毒性肺炎,半個多月後病倒,在睡夢中走了。美國人相信,「當獅子和羊能一起躺著時,世界和平就不是一個夢了。」從小就得到了愛護,得到了自由的小泰克做到了,用實際行動來回應大家給予牠的愛。《吃素的獅子》一書,1986年出版轟動了整個美國。小泰克超越了獸性,甚至發揮了「愛與和平」的神性。在弱肉強食的動物世界中,牠顛覆了鬥爭傷害的法則,展現了接受關懷與付出慈愛的行為,改變了人類對動物獸性的解讀。小泰克的一生,短短9年,示現了生命本具慈憫的天性,喬治‧韋斯特布將小泰克的故事,寫成《吃素的獅子》一書,1986年出版轟動了整個美國,2011年出版中文版。小泰克具有敏銳的第6感,能分辨好人壞人,美國媒體界給了她一個封號──慈母聖獅。小泰克最親密的老友是綿羊碧奇。化身猛獸吃素 示現慈悲 佛典中記載,諸佛菩薩,常為了利益教化眾生,示現為動物身,行菩薩道。佛教講「大地眾生皆有佛性」、「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在這個世間上,人與人、人與動物,乃至人與大自然,都是「同體共生」的關係。《普門品》中:「因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母獅泰克以兇猛肉食動物卻吃素的形象,為人們示現慈悲、萬物生而平等的真理,用出人意料的方式,讓人們顯露自心的慈悲。獅子都能吃素、吃得健康,那麼誰不能吃素呢?當你宣稱自己熱愛動物、自詡為動物保護人士時,當你去放生做功德時,別忘了吃進嘴裡的是什麼。因為不吃動物是最基本的動物保護,而最好的放生即是吃素。所有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本自具足、不假外求、沒有分別的。差別的,就如宋朝文學家黃庭堅的〈戒殺詩〉,「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所以,我們對動物也要能夠愛護、保護牠們,讓牠們免於恐懼。小泰克性情溫柔,與牧場中所有動物相親相愛。圖╱取自網路 前一篇文章 中職/勇於承受失敗 「狀元」不再是劉基鴻包袱 下一篇文章 今染疫亡故最年輕僅30多歲 另增1例MIS-C女童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如是說2025.05.07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8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海馬士多管火箭 首次實彈射擊我爭取先進預警機 美遲不出售建構永續航空 桃機力推減碳水下遙控載具 戰場應用受關注連署造假 南檢開起訴第1槍融和地貌 東莒猛澳港務大樓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