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愚
電影改編自暢銷小說《楊樹下的秋日》,述說著一位剛失去父親的八歲女孩千秋,跟著失魂落魄的母親搭上火車,漫無目的找尋新的落腳處;母親選擇了一個不知名小鎮下車了。
在小鎮上閒逛,走著走著,發現遠處有棵好大的「白楊樹」,攝影師特別把光從上面灑下來,彷彿讓人看到光,就有了新希望;終於,母女在那裡找到一間有大白楊樹的公寓「楊樹莊」,並決定搬家開始新的生活。
療癒人心的故事
千秋和房東奶奶愈來愈熟識後,漸漸千秋意外知道奶奶的另外一個身分是「天國的信差」;受到奶奶的鼓勵,千秋將想念父親的心情,寄放在一封封親手寫下的信件裡,最終也在媽媽的信當中,發現驚人的事實。
當親人突然消失,來不及見最後一面,來不及告別時,心中的惆悵,想當然爾,是無盡哀慟,要走出這樣情境,有什麼好方法呢?有人選擇大哭一場、有人選擇怨天尤人,相信已故親人終究希望家人過得安好,此部影片也是一部詮釋將思念傳遞至天國療癒人心的故事。
走過寂寞的人生
電影中,白楊樹在春夏秋冬時序流轉中,對比映照著一個失去父親的小女孩千秋,她帶著受傷的心靈,來到楊樹莊,展開新生活;最後房東奶奶過世後,透過千秋的回憶,我們也看見她如何和奶奶的互動中,走過她最傷痛寂寞的人生過程。
令人感動的是,房東奶奶敍述自己小時候曾因表哥生病去世,天天做惡夢,中間奶奶也受人幫助,透過寫信給表哥,慢慢化解了心中的悲痛,不再害怕。
於是,她發願要協助有困難的人,扮演捎信至天國的人,受她幫助者不計其數;透過自己得人幫助,而更能感同身受去幫助別人度過悲傷,此精神與作法,值得我們學習與效法。
其實,千秋的故事裡也反映出真實的人生,有時候「無常」來得沒有道理可解釋,有時候不一定會有答案,但一定要有方法來走出傷痛;相信隆冬過去,美麗的春天到來,綠色的新嫩芽一定會探出頭來,猶如「白楊樹」一樣,帶來生命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