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國商會昨發布《2022台灣白皮書》,提出三個急迫性問題,其中穩定的電網及輸配電系統,已成為美國商會會員企業「愈來愈擔心的議題」。圖/黃仲裕
【本報台北訊】台灣美國商會昨天發布「二○二二台灣白皮書」,副會長吳王小珍表示,商會認為有三大急迫性問題要解決,首先是能源,要有安全及穩定的能源供給,且供電穩定已是必須馬上處理的問題;其次是人才和勞動市場的重組;最後是在安全情況下開放邊境以及重啟商務活動,因為別的國家走得很快,如果台灣一直因為邊境管控變成障礙,會失掉很多投資機會。
此外,日前又傳出共機擾台,高盛集團也提到兩岸緊張局勢升至近十年來最高,在被問到美商是否關切台海安全議題與投資計畫會否受影響時,美國商會執行長魏立安說,現在是台灣正面發展的黃金時機,但也面臨經濟、地緣政治或防衛、安全相關問題等逆風,商會的任務是扶持五百三十五個會員在台灣經商,支持會員為營運所做的決策與打算,會員做一系列決定時都會考慮到外在情勢變化。
兩岸和平穩定
符合美商利益
魏立安指出,既有和潛在的外國投資人都注意到全球和區域情勢,據以進行投資評估,美國商會不會越俎代庖,但相信這會是企業做投資決策時首要關注的議題。美國商會希望台灣海峽能夠維持和平穩定,因為這絕對有助美商的利益和台灣的經商環境,商會也會全力支持可確保這個目標所做的努力。
針對今年商會白皮書關切議題,國發會表示,包括確保穩定能源供給、促進永續未來、改善勞動市場及邊境防疫等,均是現階段政府施政重點。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表示,在台美關係奮起轉進的關鍵時刻,商會擔負角色更顯重要,期盼透過商會支持,達成台美貿易協定簽署目標。
境管鬆綁緩慢
恐失投資機會
在能源問題方面,吳王小珍表示,經過三月的幾次停電,顯示供電穩定已不是隱憂,而是需要馬上處理,因此政府要把再生能源或電網的持續性快速更新和動作,並提出清楚的誘因,促使供應商能儘快在市場深耕、把最先進的技術帶進來。
人才方面,她指出,台灣的人才一直受推崇,但同樣面臨缺少高級專業人才的問題,包括半導體、科技和觀光旅遊等三個委員會,都呼籲政府在人才培育發展提出快速有效的辦法。
針對邊境管制,吳王小珍說,雖然近期台灣境管逐步放鬆,但比歐美國家仍顯緩慢。跨國公司人員無法來往溝通,國外總部開會時台灣代表不能一直缺席,且國外在評估投資案件時,也會因這障礙就不選台灣。商會希望在安全考量下,儘速逐步開放邊境,促使商務活動恢復活躍,希望政府對開放邊境釋出更明確的訊號,對外表明將於第四季啟動邊境開放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