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斗南訊】雲林縣斗南鎮葫蘆雕刻家江宗慶,以葫蘆彩繪、雕刻成藝術品,引人喜愛。江宗慶說,他的葫蘆(匏瓜)都種在地面,讓其自然伸展,形狀不一,因數量多,比較可搭配造型去創作。
江宗慶的葫蘆雕刻社作品琳瑯滿目,其中一件「百葫」(百福)的作品,是以牛腿蒲來雕刻,他在一百二十五公分長、二十公分高的牛腿蒲雕刻一百個形狀不一的小葫蘆,可愛的小葫蘆還攀爬在竹子上,非常精緻。
江宗慶表示,一件作品的完成,彩繪、雕刻的功夫較不費事,反而是「思考」的時間相當長;取名為蛇年之舞的作品,是以長柄形的葫蘆為素材。他說,長柄形的葫蘆長在地面,自然就會彎彎曲曲,並沒有刻意去塑形,乍看之下,還真會嚇一跳呢。
葫蘆是用蒲仔(匏瓜)的果實製成,蒲仔必須栽種六個月才採收,摘下的蒲仔,先泡水讓表皮脫落後,再以菜瓜布清洗使顏色變深,接著以雙氧水煮過並挖掉種子、曬乾,就是可以當素材的葫蘆了,葫蘆的外皮是平滑的,必須雕刻、上色後,才能變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