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報文學獎 文意盎然 溫馨頒獎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 |2008.04.02
858觀看次
字級

司馬中原:海納百川 為文壇帶來光明 得獎人:筆耕之路更有信心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春寒乍暖的初春午後,禮佛人潮川流不息的佛光山台北道場裡,正上演著一場文意盎然的「文學四月天」,在文壇名家司馬中原、焦桐、人間福報社長永芸法師、總主筆柴松林、主筆馬西屏等人的朗朗笑聲中,不只揭開了「第二屆福報文學獎」頒獎典禮序幕,也帶來《人間福報》八周年社慶的喜訊。(記者邱麗玥攝)

在經過各界踴躍投稿、嚴謹評審過程後,由《人間福報》主辦的「第二屆福報文學獎」於昨天舉行頒獎典禮,會場湧入許多前來領獎的創作者與觀禮親友、氣氛熱絡。

永芸法師致詞時表示,創辦人星雲大師多年來一直筆耕不輟,佛光山四大宗旨第一條就是「以文化弘揚佛法」,因此《人間福報》也希望藉由文學獎,來提供文學愛好者一個創作場域;然而,舉辦文學獎相當不易,因此很感謝趨勢教育基金會及陳宏老師與夫人劉學慧的贊助,共同成就因緣。

擔任各大文學獎評審的文壇前輩司馬中原說,在自然萬物中,只有人才有文,所以能構築出「人文之豐」、「文學之美」。正所謂「佛法無相」,在他看來,福報文學獎不是一個單純的宗教文學獎,而是融合多元宗教、展現海納百川的寬闊胸懷,因此福報文學獎最可貴的,不在於獎金多寡,而是真心誠意。他衷心盼望每個人都能成為一支蠟燭,為文壇帶來光明、也照亮世界。

「閱讀這些參賽作品,讓人法喜充滿」詩人焦桐笑著說,他很高興有機會擔任福報文學獎評審,讓他可以先睹為快這些動人的好文章。而長年為漸凍人作家陳宏擔任「最佳代言人」的夫人劉學慧則感性表示,福報提供一個很好的創作園地,讓陳宏以及新生代寫手可以恣意發揮,造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柴松林說,身為福報文學獎評審,最難的功夫就是「捨得」,因為每篇參賽作品都寫得太好,讓人捨不得放棄,深怕有遺珠之憾。他也提到,佛教是最有資格舉辦文學獎的宗教,因為佛教的東傳,讓中國的文學與戲劇更加多姿多采。

「能得到福報文學獎,是我最大的福報」目前就讀台大中文所的散文組首獎得主陳←青表示,因為福報文學獎的鼓勵,讓他更有信心往文學之路邁進,未來他會更用心筆耕寫作。

而特別和母親出席典禮的「閱讀心得組」二獎得主彭鴻琳則認為,福報文學獎,特色之一就是提供了「閱讀心得組」的徵文項目,讓普羅大眾,能嘗試提筆寫下自己心中閱讀好文章的喜悅與感動。而就讀成大中文所、多次在校園文學獎脫穎而出的「散文組」得獎者施曉筠則表示,福報文學獎提供大家更開放的創作舞台,讓人悠遊其中,她衷心希望福報文學獎未來能持續辦下去,鼓勵更多文學愛好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