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風景繪葉書》台灣洋畫之父 石川欽一郎

遠足文化 |2008.04.01
3841觀看次
字級

「繪葉書」即明信片的日文名,也是日本統治台灣十年後才通用的郵遞形式。如今許多成為珍貴史料的老照相簿裡的圖像,印刷效果最清晰,形象、題材最具普遍性的,都是來自於明信片,本版即日起隔周二刊出一幅日本畫家所繪的台灣風景明信片,帶領讀者回到曾經走過的歷史現場。--編按



(圖名「街路」)

石川欽一郎(一八七一 -一九四五),是最早來台定居並兼教職的日籍畫家,滯台期間甚長,相對的也產生極深影響力,是文化界公認台灣早期西洋美術的播種者。

一九○七年十一月,石川欽一郎以軍職身分來台,初兼總督府中學校(後來改稱「台北一中」,即今建國中學)教師;一九一○年任國語學校教務,主授圖畫科,台灣第一位畫家倪蔣懷(一八九四酖一九四三)就是石川任教國語學校時期,最早的得意門生。

一九一六年回日本。直到一九二四年二月,石川欽一郎接受由國語學校更名的師範學校之聘,再度來台,並決心投注心血於美術荒原的台灣,為熱帶南國播下西洋美術的種籽。

 石川欽一郎培育了多位台灣前輩畫家,因此被稱為「台灣洋畫之父」,如倪蔣懷、陳澄波、陳英馨、陳承潘、藍蔭鼎、陳植棋、陳銀用、廖繼春、郭柏川、李梅樹、李石樵、李澤藩等人都是他的弟子。

一九○五年日本治台十周年,台灣總督府首次發行「始政紀念繪葉書」,以後照例每年印製,初時大抵均一式兩張,圖案為底,嵌上象徵統治權威與成果的照片。

 一九二四年六月「第二十九回始政紀念繪葉書」之其中一張即委託石川手繪台灣神社風景;但石川不忘把紅瓦民房與農夫、水牛加上去,成為一幅純粹的風景畫,而未帶任何統治意味。

「街路」是台灣「日日新報社」,另外發行的台灣風景繪葉書之一幅,主題是台灣總督府,石川欽一郎不想彰顯權威感,取名為「街路」。構圖取自總督府的側面,寫生地點是在高等法院與北一女之間的街路上。

台灣總督府竣工落成於一九一九年,是日本時代台北最高的建築物,街路兩邊的台北第一高女新舍及高等法院,皆在石川欽一郎返日之後完成。石川欽一郎的學生陳植棋(一九○六酖一九三一)也畫過總督府,不過以日籍老師和台籍學生的著眼點來看,陳植棋難免服膺總督府的權威性,將總統府正面高塔入畫;而石川顯然揚棄統治者的優越感,寧以大半空間留給大馬路,再點綴一輛汽車和頭戴斗笠的本地人,是以畫面生動無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