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文式教育親職專欄》滿足孩子 對愛的需求

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 |2008.04.01
695觀看次
字級

 生活在這麼忙碌的工商社會中,我們很容易忽視自己心靈層面的需求,但是孩子和大人不一樣,他們很容易就會向身邊的人透露出他們的心靈需要什麼,只是他們的方式往往是間接的。

妹妹、弟弟接連著出世,大女兒在這一二年中,真的經歷了非常多的心理調適和起伏。雖然我們夫妻兩個從知道我懷第二胎開始,就不斷的告訴大女兒她就要當姐姐了,雖然大女兒在某方面來說,也真的是一個好姐姐,但是,面對她不再是家中唯一的孩子這個事實,她依然需要適應,依然會想要確定爸爸媽媽對她的愛。

確認父母的愛

有一天,我下班回到家一打開家門迎接我的,竟是大女兒口含著弟弟的奶嘴,張開她的雙臂要求我給一個擁抱。看到那一幕,我真的有些啼笑皆非之感,但是,我放下了手中所有的東西,像抱小嬰兒一樣的抱起女兒,直到她滿意的自動離開我的懷中為止。

其實,不只第一個孩子會想要再三肯定父母的愛。隨著孩子年歲漸長,愈來愈能夠獨立,生活中對父母的需求愈來愈少,即使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也會不時想要確認父母的愛。(尤俠/圖)

同事的兒子已經小學三年級了,早就能夠自理生活瑣事。但是最近不知道怎麼一回事,他早上總是要求媽媽幫他穿衣服、抱他到浴室去。晚上全家人一起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時,明明還有許多空位,他就是要坐在爸爸或媽媽的身上。問他為什麼不自己穿衣服、為什麼還要媽媽抱,他撒嬌的回答:「因為我還是小孩子啊!」

透露心靈需要

我在想,這應該是因為孩子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是會幫他們做許多的事情,孩子從父母的「服務」中感受到自己被重視、被呵護。可是當生活瑣事都是自己動手做了以後,縱然父母在口頭上還是會告訴孩子我愛你,但光是言語並不能讓孩子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並不能滿足孩子對愛的需求,所以孩子會有「退化」的行為出現。

因此,孩子常藉由與父母之間的膚觸和透過父母對自己的「服務」,來確定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

生活在這麼忙碌的工商社會中,我們很容易忽視自己心靈層面的需求,有時候即使知道了,也表達不出來。但是孩子和大人不一樣,他們很容易就會向身邊的人透露出他們的心靈需要什麼,只是他們的方式往往是間接的。

不要忽視擁抱的力量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觀察分析孩子所發出的訊息,傾聽孩子語言背後的意義,然後在那個重要的時刻滿足他。孩子的自信與對家人的信任就是在這樣一點一滴的互動中累積起來。

鄭石岩教授曾說:「愛使一個孩子將來成為巨人,偉大的人格是用愛撫育出來的。」不要再以為孩子的耍賴是無理取鬧,也不要再忽視一個擁抱的力量。從現在開始,每天下班後、進家門前,就讓我們先放掉所有的工作壓力和不愉快,以輕鬆、快樂的心情面對孩子,並盡力滿足每一次孩子對愛的需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