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

 |2008.04.01
476觀看次
字級

永芸法師:

最後我們還有一點時間,請在座各位做一簡短結論!

陳憲仁:

殺出重圍,絕地重生。

文學環境看起來好像不如以前,然而從事寫作者比以前還多,KTV一出來,台灣每個人都成了歌星,網路一流行,台灣每個人都是作家,地上(出版)和地下(網路)二者總會在某一地段合流結合成力量,不那麼悲觀。

周昭翡:

相信文學為社會帶來沉穩的力量,在多元化的社會裡,以平常心找出因應方法,用團結來因應文學邊緣化。就像各位一再提到的,還是有許多人用真心在寫,儘管沒地方刊登,還是用寫作的方式堅守崗位,樂觀面對。

吳鈞堯:

副刊立場應超越政治,幫讀者選好文章刊登,不受政治干擾。地方文學七八年來發展蓬勃,這個熱潮不會退,而地方的傳統也不會消失。

鄭順聰:

第一、多元化社會有更多的書寫主題,載體呈現生活經驗,我們期盼好的文字;第二,了解政治意圖,與商業結合;第三、文學立體化;第四復興文學,要能有好作品好作家。

蔡素芬:

文學副刊,還是希望能深刻表達一個時代一群創作人口的思考活動,以藝術性的書寫呈現文學美學。

林黛嫚:

另一文學時代的來臨,有人寫《千江有水千江月》,也有人寫《哈利波特》,這是文學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文學不死,只是以另一種形式活著,我們要重視、喚起繁花似錦的文化生態。

宇文正:

文化副刊並非只有純文學(當然它是最重要的),還要觀照到次文化、泛文化,讓文學定義更廣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