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燃料空汙 全球人類壽命減少2年

 |2022.06.15
1017觀看次
字級
有人居住的區域PM2.5濃度都高於世衛指導方針,但亞洲超過最多,孟加拉為15倍、印度10倍、尼泊爾與巴基斯坦為9倍。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研究人員表示,微小空氣汙染粒子使得全球人類的壽命縮短兩年以上,這些粒子多半是透過燃燒化石燃料產生。

此外,根據這份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能源政策研究所(Energy Policy Institute)的報告,南亞各地的細小懸浮微粒濃度若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一般人可多活5年。

在擁有3億人口的印度北方省(Uttar Pradesh)和比哈省(Bihar),所謂的細懸浮微粒(PM2.5)汙染引發心肺疾病,使得預期壽命縮短8年,在首都新德里(New Delhi)更是縮短達10年。

PM2.5大小約同人類頭髮直徑,可以深入肺部、進入血液,2013年被聯合國列為致癌物質。世衛建議空氣中24小時區間內的PM2.5濃度不應超過每立方公尺15微克,或全年平均低於每立方公尺5微克。

主要研究員哈森科夫(Crista Hasenkopf)與同儕在這份「空氣品質壽命指數」(Air Quality Life Index)報告中表示,「乾淨空氣能讓全球人類多活幾年,全球永久減少空汙至世衛標準,將使人類平均預期壽命增加2.2年。」

幾乎全世界有人居住的區域PM2.5濃度都高於世衛指導方針,但亞洲超過最多,孟加拉為15倍、印度10倍、尼泊爾與巴基斯坦為9倍。

在中西非、東南亞大部分地區、中美洲部分區域,汙染濃度與壽命減少程度也高於全球平均值。

令人驚訝的是,2020年因為新冠病毒封城措施,全球經濟活動步調大幅放緩,二氧化碳排放量隨之減少,但PM2.5濃度與前一年幾乎相差無幾。

人口14億的中國情況則有大幅改善,2013至2020年PM2.5濃度下降近40%,預期壽命因此增加2年。然而就算有這樣的進展,目前中國人民平均仍因空汙少活2.6年,又以河南、河北、山東省情況最糟。

這份報告並指出,相較於其他導致早逝的原因,PM2.5的影響堪比吸菸,且為飲酒的3倍以上、感染愛滋病毒╱愛滋病(HIV/AIDS)的6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