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歐美地區近期發現愈來愈多感染Omicron變異株BA.4及BA.5案例,其中BA.5恐取代BA.2成全球主流病毒株。據指揮中心統計,國內仍以BA.2變異株為主,未驗出感染BA.4或BA.5案例。但英國傳出Omicron亞變種BA.5以10倍速度傳播,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提出警訊,BA.5傳播力強,染疫康復者仍可能2次感染,建議全民應施打次世代新冠疫苗,補足武漢株疫苗的不足。
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歐美BA.4、BA.5疫情上升,以英國5月底至6月初統計發現,多達12%的確診者感染BA.4,BA.5占18%;美國感染BA.4個案占5%、BA.5占8%。BA.4、BA.5具免疫逃脫特性,使其傳播力強,許多專家預估可能取代BA.2成下一波主流病毒,將持續觀察。
據指揮中心統計,從4月至今,總計定序1058例確診案例,其中260例為境外移入案例、798例本土案例,感染BA.2占96%,為國內目前最主要流行的變異株。目前BA.1的感染者在4月21日後再也未驗出。歐美正流行的BA.4、BA.5或其他變異株,目前無論境內外案例都無驗出。
BA.2與BA.1感染後常見症狀以頭痛、喉嚨痛、打噴嚏、流鼻涕、身體疼痛為主。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說,BA.4、BA.5差異不大,同樣屬於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並無太大不同,之前感染過其他變種病毒,仍可能被BA.4及BA.5再度感染。
至於各國邊境鬆綁,該如何防堵變種病毒入侵,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主要在於台灣本身的管制措施,如果居家檢疫天數變低,就會造成疫情爆發,但目前沒有要開放觀光居檢天數降低。對此,黃立民則認為,新變異株將不會影響邊境開放,除非面臨疫情大爆發,否則疫苗施打、維持醫療量能仍是防堵變異株入侵方法。
新冠疫苗方面,黃立民表示,目前莫德納、輝瑞BNT都在研發次世代疫苗,對BA.1保護力可望增強8倍,但未來流行的如果是BA.4或BA.5,保護力可能只會提升3倍至4倍,預估年底就有新疫苗可打,而且人人都需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