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昨天報導,南韓一家造船業洩露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保有的部分南韓最新型「張保皋」級潛艇技術。圖為我國潛艦。
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台灣潛艦國造計畫自上路以來風波不斷,近日又扯上南韓潛艦技術外洩案。南韓《朝鮮日報》七日報導,南韓「張保皋」級潛艦部分技術,疑似遭一家造船相關企業外洩給台灣國際造船公司,南韓警方已逮捕相關嫌犯移送檢方,並通緝涉案企業在台灣的法人代表。
報導說,南韓海軍三千噸級張保皋級潛艦部分技術,六日被證實外洩至台灣,南韓警方已將涉案企業嫌疑人移送檢調,並通緝該企業在台法人代表。外洩技術為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所有,大宇造船是生產南韓第一艘三千噸級潛艦「島山安昌浩」號等南韓主力潛艦的企業。
今年三月,南韓警方以違反出口軍事技術及物資須獲政府許可的規定,將造船器材企業SI公司等三家公司及三名相關人士移交檢察機關,其中一人已因攜帶部分技術圖出境並轉交台船而遭拘留。
南韓警方說,SI與台船簽署新台幣三十五億元的合約。該公司派遣二十名員工,其中包括十五名大宇造船潛艦事業部的前職員,前往位在台灣高雄的台船公司。SI在二○一九年參加台灣潛艦國造計畫。
台船澄清未抄襲
針對韓媒報導,台船發出新聞稿澄清未抄襲,並稱SI公司主要提供技術諮詢服務,並未將南韓潛艦圖資提供給台船。台灣潛艦國造案的設計與張保皋級潛艦完全不同,南韓潛艦的技術圖說,根本無法應用於潛艦國造案。
台船表示,韓媒報導與事實諸多不符,台韓裝備、舵翼型式配置均不同,完全沒有抄襲問題。此案設計是由台船自行設計,經技協公司GL協助完成,未採用任何一國藍圖。
據了解,台灣推動潛艦國造,由於過去沒有潛艦船無設計與施工經驗,也沒有任何相關技術,必須仰賴外國顧問協助。最初設計由歐洲GL公司工程師協助,進入生產階段後,由韓國工程顧問接手,由於分屬兩個不同公司,銜接初期曾經引起一些問題,曾引發內部爭論,但已逐步解決。
韓造艦技術躍進
台灣願意與韓方人員合作,一是台船沒有生產潛艦能力,二是南韓有潛艦工程實績,加上因為大宇、現代合併後,許多被裁掉的工程人員,無處可去,正好可以來台謀生。南韓近年來因為先與德國合造潛艦,然後自行設計生產潛艦,造艦技術水平進步很多。韓方人士來台幫忙後,成台灣潛艦國造的重要技術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