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魯透過鼻子去聞有無褐根病菌絲,揪出病樹。圖/台北市公園處提供
【本報台北訊】行道樹對城市綠化相當重要,若沒好好保護,會發生樹木倒塌、斷枝砸傷行人、車輛的意外。以台北市為例,市府定期巡檢15萬棵樹木,巡檢人員都受過專業訓練,以目視、米格魯偵測犬初步檢查、精密儀器確認健康狀況,列管的老樹,每年也會特別編列經費,讓民眾加入保養行列,甚至替樹木投保,以便在發生財損或傷害時,可快速賠償、處理;北市公園處園藝工程隊隊長胡鴻威說,台北市2016年就有樹木保險,包括行道樹及公園綠地。
胡鴻威說,目前北市巡檢分成委外與府內巡察人員,最早只有16人,現在台北市東、西、南、北區增加到各3人,12行政區各1人,總計有24人巡察樹木健康。市府在2016年之後,針對樹木安全有相關SOP,包括樹木修剪計畫、加強樹木巡察,訂定樹木安全評估及處理計畫,每年都會檢討內容。
檢查樹木有目視和精密儀器檢測,胡鴻威說,公園處每年會對巡察人員進行專業訓練,在檢查樹木時會有「樹木安全評估調查表」,內容有樹木地利環境與標的,像是行道樹在路邊,安全性檢查就會特別嚴格,因為地基小,扎根就要特別觀察,看生長環境是否安全無虞。
胡鴻威提到,若碰上褐根病外表是看不見的,菌絲會從底部、主幹內部腐爛,雖然養分少,但水分還是能上到數冠,葉面本身是綠色,但葉面會縮小,也會請巡察員去搖動直徑達到30公分的樹幹,檢查內部是否有空洞,如果評分表沒有達到60分,有安全因素就會移除或移植。
探針、應力波 探測樹幹內部
除了透過巡察員的眼睛,現在也可靠米格魯的鼻子去聞樹木有無褐根病菌絲。胡鴻威說,狗的嗅覺敏感,能夠提早知道肉眼看不見的樹木狀況,只要聞出有褐根病,牠就會坐在那棵樹木前,跟緝毒犬一樣,然後巡檢員就會取樣分析,確認健康狀況。
此外,還採用精密儀器檢測,胡鴻威說,巡檢員會透過探針、應力波探測等技術,觀察樹幹內部的波形,密度愈高波形會不同,如果有空洞、密度低、偏心,就表示樹生病了,甚至有倒塌危險,得立即移除。
目前台北市列管中的老樹共3226棵,分布在士林區及北投區最多,加起來超過1200棵。北市文化局表示,3226棵老樹分屬不同單位,有私人、學校、新工處、公園處等,他們擁有老樹的所有權,文化局會每個月請所有權機關繳交巡檢表,有異狀就會帶著樹木保護委員、樹木技師到現場會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