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昱翎
重複溫習《穿著PRADA的惡魔》不下十次,卻在提筆的時候,才真正地思索這部片令人一再觀看的原因。是時尚產業在表面的光鮮亮麗,閃爍得令人羨慕;或是道出了職場生活殘酷的縮影,上班族無一不產生共鳴;又或是梅莉史翠普精湛的演技令人生畏,精準掌握靈魂人物的神韻?後來我想,也許是這部片上映已逾十五年,初出社會的新鮮人逐步領受社會的洗禮後,才了解這部電影令人著迷的魅力,它讓觀者重新審視工作的意義,並於每個人生階段得到不同的感受。
從頭到尾格格不入
小看工作的下場是如何?初入職場的小安血淋淋示範了職場的大忌。得到一份所有女孩夢寐以求的機會,一腳踏入時尚產業的小安,從頭到尾格格不入,絲毫沒有進入狀況,對該領域與工作內容毫無認同感,甚至對面試的米蘭達一無所知,還從頭到尾散發著「我無須為這份工作改變自己」的傲氣。
「只要在這裡待滿一年就好,我就能找到任何我想要的工作。」看似恢宏的目標,實則是一個破窟窿,當這份工作的挑戰度遠超過小安的想像,只想刷履歷的心態,與對時尚的輕蔑態度終究為她帶來教訓,如同米蘭達日日甩在她面前的外套與包包,迎面痛擊她的天真與畫地自限。
身為主管階層的人觀看此部片,想必跟初入社會的菜鳥大大不同,也凸顯了不同職位的格局,如同米蘭達與小安兩者位階的差異性。正如奈吉的一語道破:「米蘭達不過是在做她的工作而已。」而米蘭達的工作,才不是聽令完成交辦事項,而是超前創造時尚奇蹟。把工作做好並非過分的要求,而是職場裡最基礎的本分。
從來不向難題低頭
小安穿起了名牌服飾,那一連串的變身成為令人津津樂道的經典畫面,然而,也道出小安在心境與能力的轉變。她熟練於工作的各項事務,懂得未雨綢繆,卻在步上工作軌道的時候,私人生活逐漸傾頹。
決心將工作做好的小安,踏上與男友和朋友不同的人生軌道,他們無法明白為了工作犧牲私人生活的意義,他們看見小安逐步走離了原本的世界,成了她當初最不屑一顧的那群人。小安與朋友成為平行線,朋友的質問成為她映照自身的鏡子。她還是原本的小安嗎?是否還記得最初的人生目標?
米蘭達從小安身上看見了年輕的自己,但這條時尚的道路是否為小安最終的歸屬?在工作上選擇超越,卻不等同丟棄初衷,《穿著PRADA的惡魔》凸顯了「選擇」這項人生命題,小安可以在米蘭達的折磨下棄械投降,也可以在搞砸工作的時候轉身逃離;從另一方面來看,米蘭達就小安的表現足以辭退她千萬次,但米蘭達從來沒有這麼做。也許這兩人相像的地方,在於她們從來不向眼前的難題低頭。
最終小安沒有留下令人望眼欲穿的時裝精品,她穿著樸實的衣著卻多出以往沒有的幹練與自信,成為時尚業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跡。也許她與米蘭達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但她們皆選擇主導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