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歌文選】恐怖

彭歌 |2008.03.29
822觀看次
字級

那天,我站在大沙漠的邊緣,祇見黃沙漫漫,無始無終。那沙岡近看似丘陵,遠望如海浪,落日餘暉之下,那種無言的廣漠,冷酷的孤絕,令我有一陣震慄絕望的恐怖之感。與面對千仞高峰、萬頃汪洋的感覺都截然不同。因為,沙漠展布在渺小的個人面前時,它唯一的意義似乎就是死亡的象徵。死亡、沈寂、絕望……

那是二十年前事,訪問沙烏地阿拉伯王國。一位沙國朋友借給我一套當地人穿的服裝,飄飄然的白色長袍、頭巾、金箍、皮拖鞋,讓我以沙漠邊緣為背景留影為念。

那照片已記不得夾在甚麼地方。那位誠懇好客而不苟言笑的朋友,在交換過幾年賀卡之後,交往也就由疏而斷。至今印象深刻的,就是從邊緣地帶眺望大漠的感覺。我覺得,在那茫無際涯的沙漠,是天神對人類的懲罰。

然而,那還是太平歲月。我祇是太平歲月的沙漠邊緣行走,無憂無喜的過客。

這世界剛剛經歷了一場戰爭,事前預告可能出現血海骨嶽般慘烈戰況,幸而皆言而未中。多國部隊,軍以義勝。速戰速決,馬到成功。海珊的炎炎大言,祇是一場空話,伊拉克嘩啦啦兵敗如山倒,號稱百萬大軍沒來得及經過兩軍對陣的階段,就紛紛舉手投降。所謂「中東地區希特勒」,祇是銀樣蠟槍頭。當我寫此小文時,海珊仍在巴格達主持「革命指導委員會」的會議。但如此指導的機會大概不多了。

如果真是英雄,失敗了也還該有其壯烈果決的自處之道。闖下這樣大的禍端,一死以報國人,一死以謝天下,應不失為負責的豪強態度。若逃亡海外,托庇異邦,即使能走得成,海珊的餘年不會比伊朗遜王巴王勒維更好過吧!

戰爭幸而儘速結束,勝負分明,停火也已敲定。報端一則頗為諷刺的報導是,槍砲飛彈之聲甫歇,耳邊祇聽到算盤珠撥來撥去的聲音。各國在「協助重建」的美名之下,都在爭取分嘗復建的大餅。

前些時有若干專家,不辭煩勞,分析戰局。多國部隊何以能摧枯拉朽,伊拉克為甚麼一敗塗地?講得頭頭是道。如果說有甚麼小小缺憾的話──他們所表達的,十之八九是事後的先見之明。

當然,這也因為戰局演變實在太迅速、太劇烈,紙上談兵趕不上波灣風雲。戰爭結束之後,我的諸般感觸之一,不再是「善惡到頭終有報」,反而是深深的懷疑。

懷疑甚麼?懷疑人世間究竟有沒有真正的正義和公道?人類有沒有繼續活下去的智慧與善心?和平要如何才能確保?為了維護和平與正義,今後是否仍需要採取「以戰止戰」的手段?

不必請教政論家,對每一個題目我們都有一大篇道理。問題是,道理有用嗎?如果多國部隊沒有像狂風捲落葉一般獲得全勝,聯合國的決議案能這樣莊嚴無比嗎?

我更懷疑的是──宇宙間究竟有沒有超乎自然的神?釋迦牟尼,太上老君,上帝,真主,至高無上,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然而,為甚麼沒有神聖的力量足以阻止人類愚昧殘酷的相互殺代?為甚麼發動戰爭的人安然無恙,還在高高在上的「指導」,卻讓千千萬萬無辜的人民與戰士糊裡糊塗受苦受難,甚至成為沙漠中的枯骨?天神如果事前不能防止,事後不能報應,教人如何不懷疑神的存在呢?

李華〈弔古戰場文〉第一句就說:「浩浩乎,平沙無垠,敻不見人。」這世間真是恐怖,豈止沒有人,好像也沒有神。

選自《三三草》‧聯經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