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戴手套機器」會將空氣吹入手套中,方便民眾將手放入手套內配戴。圖/記者曹麗蕙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第三十屆台北國際書展今起至七日在台北世貿中心一館舉行,共有三十一個國家地區、三百六十四家出版社參加,匯聚國際作家四十三位,加上本土作家及專業論壇等,有逾兩百五十場閱讀活動,要將蓄積兩年的能量全部爆發。台北國際書展因疫情已兩年未舉辦實體展會。
今年展場不但提供酒精、口罩,並在入口處設置紫外線消毒防疫門,以及「自動戴手套機器」,鼓勵民眾在拿、放書時,戴手套減少接觸。
主題國法國 2千本書參展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表示,今年書展有六大主題館及兩大特展展區,包含第四度擔任主題國的法國,以漫畫、童書、有聲書、重要作者手稿等,呈現法國多元的出版樣貌;烏克蘭區以圖書及插畫,讓大家見證文化、出版力量;其他如文學書區、公民書區等,都表現極高的創意。
昨天展前記者會上,法國在台協會學術合作與文化處處長柯柏睿(David Kibler)介紹,今年法國共有八十家出版社、共計兩千本書參展,現場精心打造「追憶.普魯斯特」等特展,並展示「普魯斯特有聲步道」,以手機掃描及聆聽《追憶似水年華》中文、法文版朗讀。
無情戰火下 文字傳遞勇氣
文學書區也是亮點,今年由國立台灣文學館邀爾雅、洪範、九歌、文訊、聯合文學及印刻等六家人文雜誌及出版社,展示台灣戰後文學出版史的「三次爆發」——兩大報副刊、五小出版社、文學雜誌四強,展示「用文學來對抗言論不自由的勇氣」。
「幾個月前還和家人躲在烏克蘭的防空洞,今天卻能到台北國際書展與大家見面」,烏克蘭Yakaboo圖書平台國際事務主任Valentina Butenko介紹「與烏克蘭同在」展館,十五幅烏克蘭插畫家作品,反映烏克蘭正受侵略的恐懼。她期盼藉書籍及圖像,分享烏克蘭獨立三十年,在建立國家身分認同上的努力,及人民面對俄羅斯強大威脅時所展現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