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失智長輩透過玩「陸上龍舟奪旗賽」、吃粽子與做香包來慶端午。圖/弘道基金會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瓦城泰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為傳達「人,並非老了就失智,它不只是一種疾病,而且透過專業服務可以延緩退化」等體會,今天特地帶著粽子關懷失智長輩,也用行動揭露專業服務帶來的成果。
瓦城泰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以「關懷家庭」為初衷,進行社會公益活動,更連續6年攜手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舉辦全國世代家庭孝親表揚,端午節前夕,特別帶著粽子到弘道彰化服務處,與12位失智長輩大玩「陸上龍舟奪旗賽」。
弘道彰化服務處的「憶耆道老服務據點」是2年前於溪湖鎮成立,為失智長輩提供認知訓練、延緩失智服務,也設計團康課程增加社交互動。
憶耆道老失智據點透過遊戲與手作課程,讓失智長輩延緩認知退化的速度,強調專業服務對失智症的效益。圖/弘道基金會提供
陸上龍舟奪旗賽則是社工想出來的遊戲,玩法是讓長輩坐成一排,就像划龍舟的坐法,再利用每人手上的桿子(象徵船槳),合力將地上的布條往後拉抽,先抽完即獲勝。
熱烈氣氛讓70歲失智的明華阿公想起年輕時親自參加的龍舟賽,阿公分享致勝訣竅:「體重比較輕的要坐前面,才可以讓龍頭翹起來,速度才會快。」阿公也說,很懷念划龍舟的日子,但陸上遊戲同樣有趣。
瓦城泰統基金會執行長吳丹鳳說,瓦城泰統集團在端午節都會參加台北市的龍舟比賽,甚至有瓦城龍舟隊,每年就由她擔任奪旗手,今年龍舟賽雖然因為疫情取消,可是能長輩一起競賽依然開心。
此外他們還用口罩自製香包,91歲失智的阿蘭奶奶為大家講解,香包可以驅邪避凶,以前的長輩都會準備給孩子,戴在身上就能受保佑、健康長大。
瓦城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吳丹鳳(左)與91歲阿蘭奶奶一起作口罩香包。圖/弘道基金會提供
社工陳秀敏提及手作課程與遊戲的意義,在於增加長輩手部運動,也可讓失智長輩喚醒年輕回憶,活動腦部活動、延緩認知狀況的退化。
弘道基金會彰化服務處處長施淑莉表示,失智症不是老了自然會有的老化現象,而是一種疾病,在發現時及早給予適合的照顧,也可以延緩病程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