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名三十七歲男子得了胃癌,幸虧發現得早,醫師運用胃鏡加上電燒刀,切除胃黏膜上癌細胞。三軍總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陳鵬仁表示,這項新式手術的好處是不必剖腹切除胃部,但只適用早期胃癌病患,且病人需自費耗材及消毒費用。
該名男子口味重鹹,常吃醃製肉品,因上腹悶漲不適就醫檢查,才知胃癌。出院後須戒吃鹹肉、鹹魚、含硝酸鹽或防腐劑的醃製肉品,並多吃新鮮蔬果,消滅胃中幽門螺旋桿菌,預防復發。
陳鵬仁指出,內視鏡切除胃癌的手術方式是讓病人吞下胃鏡,將IT電燒刀穿入胃鏡工作孔進入胃袋。口徑零點二公分的電燒刀,尖端附有絕緣體可避免意外穿刺。接著以一到三小時的時間,將癌細胞薄薄切下。病人術後兩天禁食,若無胃潰瘍出血,七天後即可出院。
醫師說,由於胃袋撐開後,胃壁厚度約零點三到零點七公分,每次電燒刀所切下的胃癌連同黏膜厚度約為零點二公分,若超過此安全厚度,切到胃袋肌肉層,即有胃破裂穿孔出血的危險,故此項手術僅適用於癌細胞範圍限於胃黏膜的早期胃癌,且無戒指狀惡性癌細胞者。日本經驗顯示,手術副作用的發生率是百分之五,術後胃癌復發的機率是百分之二。
過去胃癌手術只能部分或全部切除胃部,身體負擔大,除會留下十公分長的傷疤,還須少量多餐細嚼慢嚥。現在三總、嘉義長庚、北醫、台大、榮總都有內視鏡切除手術,惟目前健保不給附IT電燒刀,病患需自費全新耗材一萬五千元,及重複使用的消毒費三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