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為漢代就設立的官職。唐宋時期在太常寺設有太醫署或太醫局,遼也設太醫局,金朝開始稱太醫院。元代太醫院已成為獨立機構,負責醫療製作御藥。明代太醫院則已經分科。
清代太醫院設於順治元年(一六四四年),在正陽門以東的東交民巷內。後來由於「辛丑條約」的簽訂,東交民巷被劃歸使館區,因此在地安門外另建了太醫院。地安門的皇家太醫院,如今就隱沒在地安門東大街111號、113號、117號這三個相鄰門牌背後的尋常宅院中。今地安門東大街113號院是當年太醫院的「先醫廟」,供奉醫祖三皇「伏羲、神農、黃帝」的景惠殿保存尚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