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張俊雄說,民進黨坦然接受敗選,會全力配合轉移政權,保證做得比八年前好;還說,新總統就任前,不調遣、不任命常任文官,甚至擴大適用到政務官及國營事業董監事等。
嘴上這麼說,私下卻全非這麼回事,如發布最後一批二十多名駐外使節人事,幅度為歷年之最;新聞局發出人事派令,大幅異動;國營事業台糖急著安插人事;納入公視集團的華視,也可能讓擔任董事的親綠學者延任兩年。
針對立委質疑,新聞局長謝志偉解釋,都是正常行政程序,是科長以下的層級,「這是小事情,沒什麼大問題」,是嗎?那陳總統、張俊雄,甚至前院長蘇貞昌、游錫等的貼身隨扈與幕僚,都在他們協助下轉調別的職務卡位,也是小事?
而為製造合法假象,符合「程序正義」,新聞局人事令,生效日期提前到選前一天的三月二十一日;海基會不遑多讓,也在投票前一天,公布處長級人事異動,升任正副處長的多為綠營引進者,所有缺額都補實,未來接任董事長、秘書長者,根本動不了他們。
知法犯法,莫此為甚。這種難看的「吃相」,彷彿兩軍對陣所採的焦土策略,把農田燒光、財貨帶走,一點都不留給對方。立委批評看守內閣出現「法拍屋現象」,搞「位子占光」、「預算用光」、「債務借光」的三光,這是更徹底的焦土策略,讓新政府無錢可用、無可債舉。
俗話說「君子絕交,不出惡言」,更別說「惡行」了,除了顯示風度,畢竟日後還將見面,何必撕破臉?而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強調從人修為做起,循序而能治國。民進黨不能修身(貪腐),自然無法齊家(黨內分裂),當然無法治國,執政「兩光」因而敗選。
民進黨政府的去中國化可謂徹底,中國古老的智慧顯然盡已拋,也不知反省,如今下台搞「三光」,毫無智慧可言。
近來輿論多呼籲民進黨,下台姿勢要漂亮,要「留些給別人探聽」,才有再執政的可能,如今,民進黨卻似存心擺爛,難道自忖大勢已去,將永遠在野,所以能撈多少算多少?
相對於馬蕭競選總部大將傅金聰、蘇俊賓不入閣的「成功不必在我」,民進黨顯然沒得到教訓,對不起支持他們的五百四十多萬選民。
王金洸(高雄市/國營事業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