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昨日發布今年首例境外移入先天性德國麻疹。疾管局指出,近來零星個案多數是境外移入,提醒從外引進勞工或新移民,需先確認抗體陽性。
首例個案的母親,是中國大陸新移民,懷孕第五周感染德國麻疹,在大陸被診斷出是病毒疹,但未被告知是德國麻疹。去年入境台灣,因感染過德國麻疹,故檢驗抗體為陽性。
個案出生後因吐奶數日、食慾差就診,本月三日經北部某醫學中心發現新生兒開放性心臟導管、心房中隔缺損等先天性心臟病及白內障等症狀,十七日檢驗為德國麻疹陽性,經疾管局確認為先天性德國麻疹。
疾管局副局長林頂表示,雖然外勞或新移民入境需進行相關檢驗,但是無論是曾注射過疫苗,或曾是感染過德國麻疹,都會驗出抗體陽性。提醒育齡婦女若未曾感染過或未接種過MMR混合疫苗,因不具免疫力,若於妊娠初期感染,其胎兒有高達九成的機率受到感染,二成五以上機率,會產生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CRS),將導致死產、流產或胎兒主要器官受損,如先天性耳聾、青光眼、白內障、小腦症、智能不足及先天性心臟病等。
疾管局指出,國內由於長期實施MMR混合疫苗接種,且歷年接種完成率達九成以上,近幾年已無本土性病例。疾管局提醒,迎娶或有外籍配偶的民眾,應進行婚前健康檢查,或在懷孕前,若無接種MMR混合疫苗應儘速補接種,並需注意接種後三個月內避免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