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旅人】 札幌初夏盛典 索朗祭

文/小魚媽媽 |2022.05.21
2830觀看次
字級
年輕人在傳統祭典創意裝扮,充滿活力。圖/小魚媽媽
小朋友可愛的裝扮,是最吸睛的隊伍。圖/小魚媽媽

文/小魚媽媽

疫情前出遊北海道,最後一天安排逛札幌市中心的狸小路──由西1丁目到西7丁目組成,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是北海道歷史最悠久的商店街之一。

比起購物,更吸引我的是活動最末日的「YOSAKOI索朗祭」,一想到日後或許來北海道的機會還很多,卻不見得能適逢索朗祭,因而匆匆結束採買伴手禮的行程,快步轉往人潮聚集處。

結合日本高知縣的傳統舞蹈活動「YOSAKOI祭」和北海道傳統民謠「索朗節」而誕生的索朗祭,起源於1992年,由 YOSAKOI索朗祭組織委員會主辦,每年6月上旬在札幌市一連舉行5天,其中最後2天固定為周六日。

由市民及各種團體組成的隊伍,分為舞台表演與街頭遊行2組進行。舞者身穿鮮豔服飾賣力演出,共同角逐一年一度的「索朗大獎」。每年約有3萬人報名參加,吸引200萬左右的觀光客前來欣賞。祭典以大通公園為中心,市區內設有約20處表演場地,大多開放免費參觀,但在主會場也有售票的觀覽席,供人近距離欣賞充滿活力的歌舞。

想參加索朗祭競演,除每團上限是150人外,還要符合2項規定:1、手持鳴子(類似響板的打擊樂器,原用於驅趕田間的禽鳥)舞蹈。2、在樂曲中加入索朗民謠的樂句片段。至於編舞、樂曲、服裝……則可自由發揮創意,遊客也能隨興加入隊伍同樂,整個城市都是活動舞台。

參加活動的隊伍種類繁多,有孩童可愛型隊伍、年輕男子粗獷型隊伍、男女搭配的舞蹈團體,以及北海道以外地區參加者,最近還出現了外國人的組合,特色十足。

索朗祭熱鬧有趣,踩著特殊舞步揮大旗、搖扇子的表演者,令人目不暇給,看得差點忘了集合時間。從2003年開始,台灣也有隊伍遠道而來共襄盛舉,我們出遊那年,台北大學指派學生組隊,由交通部局長周永暉帶領參加表演,並獲得「獎勵賞」肯定。

其實,對台灣人而言,索朗旋律並不陌生,因為赫然發現竟是大家熟知的《素蘭小姐要出嫁》原曲,這也是北海道的傳統捕魚歌,後由台灣重新填詞成台語流行歌曲。

「索朗」是北海道沿岸的古老民謠,漁民一面高喊「ソーラン、ソーラン」,一面撈起漁網內的鯡魚,因其發音近似「素蘭」,而被台灣作詞人譜寫成「新郎不是我」,只好轉念祝福伊人的膾炙人口台語歌,簡直是神來之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