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大學個人申請二階甄試本周陸續開跑,教育部開放各系可於符合條件下啟動應變機制,取消面試或筆試,改參採考生學測與備審資料成績,已有科系啟動應變機制,也有不少決定如常面試或筆試,令不少考生、家長心情起伏,也擔心公平性問題。
教育部日前公告,若大學各系評估「甄試試務人員具感染風險人數達一定比率」或「參加面試考生具感染風險人數達百分之五」,可改由學測、書審成績決定;考生若確診或居家隔離等,亦可改採應變方案。
目前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數學系等約二至三成校系,已決議採應變機制;私校文化大學會計系、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景觀學系取消面試。
台灣大學、政治大學仍未有科系採應變方案。台大註冊組長李宏森說,二階口試、筆試是重要選才依據,二十一、二十二日仍會照常舉辦共同筆試,口試也可更客觀,看出學生學習成果和個人特質;政大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表示,根據以往口試委員經驗,備審資料有其局限,面試較能真正了解學生志向。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祕書長許麗吉說,高三生居隔、確診人數愈來愈多,教育部要求大學校系要在甄試前三天公告是否取消面試,已造成考生心情起伏不定;不少人擔憂若口試委員確診或居隔,臨時改由沒看過考生學習歷程檔案、不熟悉新課綱的教授「代打」,可能出現有失公允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