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母!祈福大會已經大部分完畢,只剩祈福音樂會還沒開始,不知道劉老師,能不能夠來呢?」癌症末期病人劉老師所教的國樂隊團長,連續打了數通電話到緩和醫療病房。
說來也真奇怪?原本陷入昏迷狀態的劉老師,卻在最後一通電話響了之後,突然醒過來說:「老婆!趕快幫我跟病房請假,我要去聽我的學生們,為我舉辦的音樂會。」
音樂會結束之後,在回程顛簸的救護車上,劉老師的太太筱莙對護士說:「韓吉!謝謝妳今天陪我們走這一趟,讓我先生能參加他教導的國樂團,為他舉辦的祈福音樂會。」
「別這麼說,當我剛剛看到救護車緩緩開入會場,三十多人的國樂團,列隊迎接劉大哥進場,直到擔架到定位後,耳裡一直傳來響亮的國樂演奏聲,那種感覺讓我心裡好震撼、好感動。」「…」
「我更佩服劉大哥的為人,讓這麼多人凝聚在一起,就為了幫他祈福。」
「對呀!我也好感動!我覺得我先生的人生,真的好有價值;人的一輩子,能活得像他這樣,就值得了。」筱莙笑著說完後,又說:「我和他是從學生時代,參加國樂社以後認識的。畢業後他一心投入國樂,到處拜師學藝,後來當了國樂老師,就到寺廟和許多學校的國樂社,教各年級的學生。甚至帶著學生到處表演和比賽,所以學生和他相處的時間特別多,感情也特別好。」
「原來如此!」
「我以前常常會生氣的罵他,因為自從交往開始後,他就花很多時間在國樂上,而且連我們生了孩子以後,他也是…,我好希望他可以多花些時間陪我們,有時候甚至還希望他,可不可以不要那麼愛國樂?」
「劉大哥對您這麼罵他,有說什麼嗎?」韓吉問。
「他總是靜靜地讓我罵,都不說一句話。」
「我想,劉大哥心裡一定也覺得對妳感到虧欠,只是一直沒有開口。」
「也許吧!但看到今天這種令人感動的場面,我也很高興。因為看到我先生努力的成果,都有了收穫。」
「筱莙姊!妳才是幫劉大哥的幕後推手!因為有妳的支持和一路陪伴,才讓劉大哥無後顧之憂,成就今天這一切。」
「但是,如果能夠再重頭來一次,我還是希望他多花點時間給我和孩子。」筱莙一邊想、一邊接著又說:「孩子從小就習慣沒有爸爸在身邊,幾乎沒時間和爸爸相處。是這次生病後,才有比較多的時間和爸爸在一起。」筱莙說完,摸一下已經累得正在熟睡的劉大哥的臉頰後又說:
「不過,我這次特地把兒子帶出來,就是希望他可以看到、和感受到爸爸努力的成果,讓他知道爸爸沒有陪在他身邊,是因為爸爸更努力地在教導、和幫助更多的人。」
「嗯!」
「韓吉,謝謝妳們!來到緩和醫療病房,讓我感受到所有醫護人員對我們的照顧,讓我們才有動力繼續走下去。」
「筱莙姊!我們也要謝謝你們,因為在你們的身上,找到感動和支持的動力。」韓吉說完後,轉頭問病人念小學的兒子:「你今天感覺如何?」
病人的兒子用非常閃亮的眼神,一邊看著骨瘦如柴的病人,一邊用力點著頭說:「我爸爸好棒喔!」
(本文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