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肥胖、生活壓力大、作息不正常等,都是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可能使罹患糖尿病、三高疾病及心血管疾病機率增加。台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林姝萍調查發現,健身房內的飛輪有氧運動,對減少代謝症候群患者的胰島素分泌、降低血壓有幫助,但應先由醫師或運動教練評估。
目前十五歲以上國人,約百分之十五罹患代謝症候群,是未來導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高度危險因子,國民健康局以男性腰圍九十公分、女性八十公分作為切點,提醒民眾留意控制,臺安醫院昨日舉辦預防醫學國際研討會,代謝症候群再度成為討論焦點。
林姝萍在會中指出,調查發現,飛輪有氧運動對改善新陳代謝患者的危險因子較有效,但因運動激烈,關節曾開過刀、有心血管疾病及肥胖者不適合,建議從事飛輪有氧運動前,應先由運動教練、醫師評估;水中有氧則任何人都可以做,但若要改善新陳代謝症候群各項危險因子,在水中的活動還是以游泳效果較好。
臺安醫院新起點中心顧問醫師李立信則表示,飲食、運動與生活習慣的調整,已公認為代謝症候群的第一線有效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