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福星台灣:台灣原民山海之鄉 ( 15-2 ) 泰雅族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2.05.13
1790觀看次
字級
族人的標誌披肩 一群圍著披肩的族人在湖前合影,其中一位女子手上拿著外來品彩繪扇。 披肩為泰雅族中常見的服飾,擁有保暖和裝飾的功能,不論男女都可以穿戴。冬季時的披肩較厚實寬大,夏天的版本則比較輕薄,甚至可以在晚上的時候充當被單,長度約在膝蓋的部位。 製作方法雖無分男女,但在穿著的方法上卻不同,男生大多圍繞在肩膀,女生則打結穿過腋下。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女子集體採集 領頭的婦女老練的抽著菸斗,帶著三位尚未紋面的女孩,準備去山林間採集食物。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番人學校」的年輕人 一群年輕族人在「番人學校」合影。學校建築是現代的磚石教室,並用傳統的竹籬笆圍住,山區開始出現新的建築和文化風貌。 日本殖民有雙層意義,一是將現代化引入山區,二是逐漸去除族人本身的文化特徵與認同。由於原住民部落反抗趨於激烈,日本殖民教化的工作也快速強化,如此又激起了更激烈的反抗。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住屋與蔬菜園 泰雅族的房屋為木造平房,以茅草覆蓋屋頂。由於部落經常處於戰鬥狀態,村落和房子則建在高處。圖片中,三座房屋的前方空地是一片蔬菜園,顯示山區有一定的種植面積。 原住民一般種植有龍葵、假酸漿或苧麻等蔬菜。此時台灣山林尚未開發,山岳植被完整無缺,除了原住民村落外,無任何設施和建築物,十足的天然美景。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番童教育所」的學童 圖為一群孩子在「番童教育所」的生活紀錄。他們開始接觸日本文化,包括日本禮儀等。一開始教育所的老師並非專業教師,而是由日本警察兼任;日本警察同時也管理民政和教育事務,所以警政的範圍幾乎涵蓋一切。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族人面對鏡頭 一群族人好奇的望著相機鏡頭,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細膩的金屬製品。 圍繞著孩童的泰雅族成年人都已紋面,可看到男孩們雙手抱胸,皺著眉頭看向鏡頭,努力讓自己和這些已經紋面的英勇獵人一樣的勇敢;女孩則和其他的女人們一樣,都笑得很開心,純樸的部落流露著一股對科技的好奇心。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村落的瞭望台 村落中豎立著一座瞭望台,可以觀察敵人從遠處攻過來,提前示警和準備作戰。泰雅族以驍勇善戰著稱,民性強悍,瞭望台相當於部隊裡的軍事設施。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三代同堂合影 原住民擁有強烈的家庭觀念,部落內的尊卑關係,也是氏族內部倫理的延伸,並形成嚴明的社會階級權力倫理。由於缺乏現代醫療條件,衛生環境還停留在初級狀態,加上與敵對部落不時戰鬥造成的生命損失,族人的平均壽命不長,一般家庭的人口也不多。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今日版面皆為1910年的台灣情境。)



█《福星台灣》歷史畫冊(4冊)



徐宗懋圖文館於2021年推出史詩巨著《福星台灣》,全套四冊:

1.《台灣原民山海之鄉》

2.《台灣容顏古早時光》

3.《台灣城鄉建築大觀,1860-1960》

4.《台灣物產生態大觀,1860-1960》



每冊定價新台幣3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2900元,四冊合購9800元。這是一套典藏的傳家之寶,保存了台灣最珍貴的歷史影像。此購書服務非由《人間福報》經營,意者請聯繫徐宗懋圖文館:

shu4364@ms62.hinet.net

(02)2368-4364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