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鯊情緣 每周海底相遇

 |2022.05.13
915觀看次
字級
格羅斯梅爾可一口氣7分多鐘不呼吸,但沙魚潛得並不深,因此他只須潛15公尺多,一次在水下停留60~90秒,即可與沙魚共潛。圖/取自網路
專業自由潛水選手格羅斯梅爾與兩隻約4.3公尺的虎鯊成為朋友,虎鯊每周至少「陪練」潛水一次。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44歲的法屬玻里尼西亞人格羅斯梅爾(Denis Grosmaire),是自由潛水選手,也是知名的「沙魚保護者」,他常在IG上分享與沙魚的互動,並呼籲世人不要濫捕沙魚。但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格羅斯梅爾在5年前定居南太平洋的提克豪環礁(Tikehau),因為時常練習潛水,竟與兩隻約4.3公尺的虎鯊成為朋友,虎鯊每周至少「陪練」潛水一次。

專業自由潛水員都是膽大之人,傑出者可在水面上屏住呼吸長達10分鐘,一口氣可潛入水下約90公尺。當他們未參賽時,多半以潛水為樂,有時會與野生動物為伴。

IG上常有潛水選手與座頭鯨、抹香鯨甚至大白鯊合影,通常這些都是一次性的相遇、探險。

格羅斯梅爾通常會在早上8時,駕著快艇,沿著珊瑚礁駛向水深處,套上蛙鞋,躍入水中,等他兩個朋友到來。很快地,蔚藍海上出現「恰帕」(Chuppa)、「維克多利亞」(Victoria)的身影,兩隻身長約4.3公尺、灰色皮膚上帶著炭色條紋的虎鯊。

格羅斯梅爾在水中直立,張開雙臂迎接虎鯊,兩隻沙魚一前一後靠近,近到讓格羅斯梅爾拍拍牠們的鰓、下巴之間,隨後游走又回來,再讓格羅斯梅爾傾身向前,給牠們一個擁抱。他跟兩隻虎鯊極熟,一眼就能從沙魚身上的條紋、動作、背鰭上磨損的邊緣,認出是誰,還研究過牠們的個性癖好。

自稱沙魚保護者

促成當地禁止捕鯊 

格羅斯梅爾35歲時,潛水才到達初階自由潛水的門檻,即水下約20公尺。2016年,他開始上自由潛水課程,在中級課程結束前,輕鬆潛到水下30公尺;2018年,格羅斯梅爾在自由潛水最知名的「藍洞」比賽(Vertical Blue),以無蹼狀況攀繩下降再返回,達到約水下93公尺。最近,他在訓練中已經達到105.2公尺。

但他對自由潛水比賽的喜愛,不如他對沙魚的熱愛。

2005年,格羅斯梅爾與人合作,成功促成法屬玻里尼西亞禁止捕沙。不到兩年,在當地靠岸的船隻,若有儲存死沙魚,都屬違法。他自稱是「沙魚保護者」,常在網上分享他拍得的畫面,告訴世人:「我們可與沙魚創造關聯。」

格羅斯梅爾如今可一口氣7分多鐘不呼吸,但沙魚潛得並不深,因此他只須潛15公尺多,一次在水下停留60~90秒,即可與沙魚共潛。在虎鯊「陪練」期間,他很少穿潛水衣,從不帶魚叉,只有攝影機是他唯一的防護。

據《紐約時報》報導,過去近70年來,虎鯊曾有138件攻擊人類事件,造成38人死亡,對人類而言,是致命性僅次於大白鯊的沙魚。雖然有不少當地居民警告他親近沙魚很危險,但格羅斯梅爾說,如果哪天發生最糟的情況,他遭虎鯊攻擊,他也會接受事實,絕不責怪沙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