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極必反,乃宇宙的自然定律。一旦事物走到頂點時,就會往反面發展。舊事物已消亡,新的即將出現。因此,若問人生究竟能有多苦,它的答案顯而易見──物極必反。
「物極必反」典出《易經》。它與「否極泰來」、「剝極必復」的意義相似。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是也。「窮」指的是事物發展到極限,一旦行到水窮處,事情多半會有轉變,通常會往反方向發展,這便是事物恆常不變的道理。
無論物極必反、否極泰來或是剝極必復,它們所寓示的人生道理皆極為簡單。看似處處講求二元對立的《易經》哲學,其實最為融通。二元價值在《易經》是相對而非絕對的,且看太極圖中兩尾魚,一黑一白且首尾相連,便可見分曉。照見此圖,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道理盡在其中。因此,有死亡也有新生,死生並無二致,生命其實便是鮮活如斯的循環發展。於是,明瞭乎此,便能看清物極必反的意義。
是以,人生究竟能有多苦,當我們面對人生種種困難與挫敗時,不禁如斯叩問。身陷苦難時,我們往往短視了人生的長度,誤以為痛苦永遠不會遠離。然而,只有真正經過苦難淬練而出的人生,才能展現最堅韌的生命力。因此,物極必反之時,方能充分體味否極泰來的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