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小事

整理/陳聖綸 |2022.05.02
3889觀看次
字級
東京男性人口淨流出 25年來首見 最新統計顯示,日本女性持續受東京 等大城市吸引,搬進城市生活,但愈來 愈多男性卻偏好遠距辦公,離開大都市 。以東京為例,去年遷出的男性人數超 過遷入數,是25年來首見。 據日本總務省數據,2021年全日本的 都市人口仍持續增加,但淨遷徙人數為 5433,僅前一年的6分之1,且性別趨勢 相當明顯,共有1344名男性遷出,6777 名女性遷入。此外,遷入東京的女性中 ,20~39歲群體占總數的70%以上。 一名從關西來到東京上班的女性指出 :「在東京的很多企業女性也能升職加 薪」,這也是她來東京工作的關鍵。整 體而言,大城市的工資水平高、職位也 更多。圖/美聯社
巴西 環境汙染+暖化 野生動物頻闖里約市區 巴西里約熱內盧市區街頭近日頻繁出 現鱷魚、蟒蛇等野生動物。專家指出, 不受控制的都市擴張、汙染以及氣候變 化,是導致這種現象的主因。 據里約民防局的官方數據,在里約市 區捕獲的野生動物數量從2020年2419隻 ,增至2021年3534隻。今年1月1日~3月 28日,共有1203隻水豚、鱷魚、猴子等 ,在里約市區被捕獲;若按此速度,預 計到2022年底,將有超過4000隻野生動 物被捕,平均每天捕獲11隻以上。 巴西生物學家福瑞塔斯(R i c a r d o Freitas)表示,汙染是野生動物被趕出 自然棲息地的主要原因之一,受汙染的 水影響這些動物的食物供應,迫使這些 動物遷移到人流高的地區覓食。圖╱取自網路
美國 向日葵「錢」景好 種植面積將大增 全美向日葵協會(National Sunflower Society)表示,美國農民本產季種植向 日葵的面積增幅,可能比政府預估值高 出一倍,因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 向日葵價格已飆漲。 從洋芋片到洗髮精,原料都包含向日葵 ,但烏克蘭這個全球最大葵花油生產國恐 出現供給缺口,原因是遭受俄國入侵後, 其向日葵種植面積、出口量縮減。 全美向日葵協會常務董事山德巴肯( John Sandbakken)說,供應吃緊刺激向 日葵價格漲至歷史新高,嘉惠北達科他 州、德州等地農民,增加擴大種植面積 的誘因。美國農業部初估,本季向日葵 種植面積會增10%,但山德巴肯說:「我 很有信心會更多,增幅可能20%。」圖/資料照片
日本 全民節電運動 東京免於陷入漆黑 日本2011年發生福島核災事變後,「節 電」幾乎成為全民運動;日本3月時為了 避免全國災難性停電,向全世界示範以「 公共參與」為基礎的節能方式,以有效避 免缺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能源短供問題便 一直困擾歐洲;亞洲方面,除了中國大陸 因為疫情後期經濟復甦,出現缺電問題, 日本3月也因大地震造成發電廠機組停機 、寒冷天氣讓暖氣需求大增等,讓全東京 籠罩在缺電的陰霾下。 在政府及公用事業單位緊急要求下,東 京家家戶戶、各工廠紛調低暖氣溫度及調 暗燈光,大幅降低電力消耗。僅12小時, 這座大城市減用的電力,已可讓拉斯維加 斯大道上的燈光點亮一天,使東京300多 萬棟建築物免於陷入漆黑。圖/法新社

整理/陳聖綸

美國

Google重砸2783億元 擴充辦公室

Google計畫今年投資約95億美元(約新台幣2783億元)在美國的辦公室、資料中心,金額高於去年70億美元(約新台幣2051億元),以開設新分部、擴大現有辦公室,盼能吸引更多員工回辦公室上班。

網路搜尋龍頭Google於4月表示,今年在亞特蘭大將開設一間新辦公室,並擴大德州奧斯汀、科羅拉多州博爾德、麻州劍橋以及賓州匹茲堡的現有辦公室規模;同時在田納西州、維吉尼亞州以及奧克拉荷馬州興建資料中心,這些投資在今年底前,至少創造1.2萬個全職工作機會。

Google表示,過去5年已投資逾370億美元(約新台幣1.08兆元),在全美26州的辦公室、資料中心。

台灣

鴻海新品牌iCana 布局5G聯網電動車

鴻海4月中宣布收購arQana無線通訊事業,包含arQana旗下台灣、比利時2家子公司,將與鴻海旗下美國AchernarTek合併,成立新品牌「iCana」,成為鴻海旗下間接持有的全資子公司,布局電動車、聯網車以及5G基礎建設。

鴻海表示,AchernarTek、arQana Taiwan以及arQana Belgium會整合技術與營運資源,強化半導體供應鏈。

iCana納入鴻海後,可共享鴻海既有專業知識、創新解決方案,讓iCana有能力滿足日益激增的5G聯網電動車市場需求,並強化5G Sub-6頻段與毫米波頻段產品開發。

日本

全民節電運動 東京免於陷入漆黑

日本2011年發生福島核災事變後,「節電」幾乎成為全民運動;日本3月時為了避免全國災難性停電,向全世界示範以「公共參與」為基礎的節能方式,以有效避免缺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能源短供問題便一直困擾歐洲;亞洲方面,除了中國大陸因為疫情後期經濟復甦,出現缺電問題,日本3月也因大地震造成發電廠機組停機、寒冷天氣讓暖氣需求大增等,讓全東京籠罩在缺電的陰霾下。

在政府及公用事業單位緊急要求下,東京家家戶戶、各工廠紛調低暖氣溫度及調暗燈光,大幅降低電力消耗。僅12小時,這座大城市減用的電力,已可讓拉斯維加斯大道上的燈光點亮一天,使東京300多萬棟建築物免於陷入漆黑。

加拿大

官方拯救媒體業 要求科技巨頭付費

加拿大正研議一項法案,擬要求科技公司為新聞內容付費給當地新聞機構,採取行動幫助面臨經營困難的媒體,這些媒體的線上廣告營收持續流向矽谷數位巨頭。

加國文化遺產部部長羅德里奎茲(Pablo Rodriguez)表示,他將提出「線上新聞法案」,確保字母、臉書母公司Meta等科技巨頭透過私下協商,為新聞內容付費給當地新聞機構。這項法令有望嘉惠包括Postmedia集團在內的加國媒體。

2008年~2021年間,加國有450家新聞媒體關門大吉。加國政府指出,這項提案由加拿大廣播電視及通訊委員會(CRTC)提出,用來幫助加國新聞業。

馬來西亞

防星國跨境加油 加油站違規祭重罰

新加坡車主最近又開始跨境到馬來西亞加油,雖是老問題,馬來西亞政府現在愈來愈火大,祭出重罰遏阻歪風。馬來西亞的汽油因為有政府補貼,比新加坡便宜。

馬國媒體日前報導,馬國政府官員矢言提高警覺、加強執法,取締賣油給掛外國車牌車輛的加油站業者。星馬兩國邊界4月初完全重開,結束兩年的新冠防疫措施,數以千計的車輛再度經由新柔長堤頻繁往來兩國之間。

馬來西亞國內交易與消費部柔佛分部表示,違規讓掛外國車牌車輛加油的加油站業者,最高面臨200萬令吉(約新台幣1363萬元)罰款。

美國

向日葵「錢」景好

種植面積將大增

全美向日葵協會(National Sunflower Society)表示,美國農民本產季種植向日葵的面積增幅,可能比政府預估值高出一倍,因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向日葵價格已飆漲。

從洋芋片到洗髮精,原料都包含向日葵,但烏克蘭這個全球最大葵花油生產國恐出現供給缺口,原因是遭受俄國入侵後,其向日葵種植面積、出口量縮減。

全美向日葵協會常務董事山德巴肯(John Sandbakken)說,供應吃緊刺激向日葵價格漲至歷史新高,嘉惠北達科他州、德州等地農民,增加擴大種植面積的誘因。美國農業部初估,本季向日葵種植面積會增10%,但山德巴肯說:「我很有信心會更多,增幅可能20%。」

日本

東京男性人口淨流出

25年來首見

最新統計顯示,日本女性持續受東京等大城市吸引,搬進城市生活,但愈來愈多男性卻偏好遠距辦公,離開大都市。以東京為例,去年遷出的男性人數超過遷入數,是25年來首見。

據日本總務省數據,2021年全日本的都市人口仍持續增加,但淨遷徙人數為5433,僅前一年的6分之1,且性別趨勢相當明顯,共有1344名男性遷出,6777名女性遷入。此外,遷入東京的女性中,20~39歲群體占總數的70%以上。

一名從關西來到東京上班的女性指出:「在東京的很多企業女性也能升職加薪」,這也是她來東京工作的關鍵。整體而言,大城市的工資水平高、職位也更多。

巴西

環境汙染+暖化

野生動物頻闖里約市區

巴西里約熱內盧市區街頭近日頻繁出現鱷魚、蟒蛇等野生動物。專家指出,不受控制的都市擴張、汙染以及氣候變化,是導致這種現象的主因。

據里約民防局的官方數據,在里約市區捕獲的野生動物數量從2020年2419隻,增至2021年3534隻。今年1月1日~3月28日,共有1203隻水豚、鱷魚、猴子等,在里約市區被捕獲;若按此速度,預計到2022年底,將有超過4000隻野生動物被捕,平均每天捕獲11隻以上。

巴西生物學家福瑞塔斯(Ricardo Freitas)表示,汙染是野生動物被趕出自然棲息地的主要原因之一,受汙染的水影響這些動物的食物供應,迫使這些動物遷移到人流高的地區覓食。

德國

引進永續債新架構

鼓勵ESG投資德國債券融資市場的債務憑證(Schuldschein)將引進一套全新的永續債架構,以提高透明度,並藉此鼓勵更多小型企業進入環境、社會及治理(ESG)籌資領域。

所謂的ESG橋梁架構,旨在促進銷售符合ESG標準的債務憑證,因為ESG債券在去年整體債券發行中,占比超過4分之1。該架構讓企業有時間準備ESG報告,最終納入融資協議。

黑森─圖林根邦銀行(Helaba)永續金融諮詢部門主管內尼格(Rainer Neidnig)指出:「大多數債務融資終將以某種方式與ESG相連結,若非透過使用綠色或社會貸款等收益,就是透過與ESG相關的架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