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第三副牙齒 種植牙

文/楊婷婷 |2022.04.28
1489觀看次
字級
下門牙唇側的清潔:將刷毛與牙面呈45度角放於牙齦與牙齒交界處,從下向上刷 圖/kimi
人類第三副牙齒 種植牙 圖/123RF
上門牙唇側的清潔:將刷毛與牙面呈45度角放於牙齦與牙齒交界處,從上向下刷 圖/kimi
咬合面的清潔:刷毛垂直於牙齒咬合面,以2-3顆牙為一組,稍用力前後向來回刷,註意每個牙齒都要刷到不能遺漏 圖/kimi
人類第三副牙齒 種植牙 圖/123RF
上門牙舌側的清潔:將刷毛與牙面呈45度角放於牙齦與牙齒交界處,從上向下刷 圖/kimi

文/楊婷婷

人的一生一般會有兩副牙齒。第一副牙齒是乳牙列:從出生6個月開始陸續萌出到2歲半左右,右上、左上、右下、左下每側側5顆,共20顆乳牙基本萌出完畢。從6歲起,隨著第一顆恒牙(第一大臼齒)開始萌出,乳牙逐漸脫落替換成恒牙。6〜12歲是替牙期,口內既有未脫落的乳牙,也有新生的恒牙。直到12歲左右,上下左右的第二大臼齒才陸續萌出。12〜13歲以後,口內基本僅剩恒牙,即我們的第二副牙齒——恒牙列。至於第三大臼齒即「智齒」,則根據每個人情況的不同,長出來的時間差異略大,有些人在18〜20歲時長出智齒,有些人至中年才長出,而有些人終生都未見智齒萌出。

恒牙顧名思義就是永恆的牙齒,即陪伴我們終生的牙齒。一旦因為齲病(蛀牙)、牙周病或是外傷等原因喪失恒牙,將不再有新牙齒長出,因此保護它是我們的職責與義務。若恒牙由於上述原因喪失,過去有以下幾種治療缺失牙的方式,分別是:活動義齒和固定義齒。

義齒製作 以假亂真

活動義齒的專業名稱為可摘義齒,包括可摘局部義齒和全口義齒,它是利用剩餘天然牙、黏膜和骨組織作為支援,依靠義齒的固位體和基托來固位,用人工牙恢復缺失牙的形態和功能,用基托材料恢復缺損的牙槽脊、頜骨及其周圍的軟組織形態,患者可以自行摘戴的一種假牙。但因其為活動式,穩定性相對較差,且初戴時異物感較強,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

固定義齒是一種可用於恢復牙列中一個或多個缺失牙的固定式假牙。它靠粘結劑或固定裝置與缺失牙兩側預備好的基牙連在一起,從而恢復缺失牙的解剖形態與生理功能。由於這種假牙患者不能自行取戴,固簡稱為固定義齒。又由於其結構與橋樑相似,故又稱固定橋,牙科醫生會根據缺牙的位置、功能和審美以及成本等個因素來幫患者決定使用哪一種材料,與原先齒色相吻合,固定義齒雖解決了活動義齒不適感和異物感的問題,但因其需少量磨除缺失牙兩側的健康牙,因此這種方式的使用也逐漸減少。

義齒種植 缺牙首選

20世紀中期,口腔種植學逐漸發展成一個新興口腔臨床學科。它的發展與成熟為缺牙的人們帶來了福音,也就是人類的第三副牙齒——種植牙。種植牙是一種以植入牙槽骨內的種植體為基礎來支持和固位上部牙冠的一種修復方式。它的結構分為:下部植入牙槽骨內的種植體、連接牙冠與種植體的基台,和上部的牙冠三部分。目前常用的種植體材質為鈦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牙槽骨內後不會引起排異反應,且能與牙槽骨形成良好的骨結合充當人工牙根,為後期牙齒的修復提供支援。

種植體植入後3〜5個月,會與周圍牙槽骨發生骨結合,此時於種植體上安裝基台,並在基台安裝上部的牙冠。種植牙可以獲得與天然牙功能、結構以及美觀效果十分相似的修復效果,目前已經成為愈來愈多缺牙人士的首選修複方式。



正確的潔牙方法

牙齒主要功能:咀嚼食物、幫助發音、保持美好臉型。健康的乳牙除了咀嚼食物、幫助發音,還有誘導恆牙正確萌發的特殊任務。乳牙過早脫落會造成鄰牙的傾斜,導致恆牙位置不正、異位,甚至無法萌發。

要維護口腔健康,預防齲齒及牙周病,必須要徹底的清除牙菌斑,而正確的刷牙與使用牙線,才是去除牙菌斑最有效的方法。牙線與牙刷──維護口腔衛生最主要的工具。要維持口腔衛生,應該每餐飯後及睡前都要刷牙及使用牙線,尤其晚上睡前一定要徹底的清潔乾淨。

正確的刷牙方法:貝氏刷牙法

1.置於牙齒的根部,刷毛與牙齒成45°〜60°角,同時將刷毛向牙齒輕壓,使刷毛進入牙齦溝,此時刷毛同時涵蓋牙齦與牙齒。

2.放好就定位後,開始作短距離的水平運動,兩顆、兩顆牙前後來回刷10次。

3.刷咬合面時,也是兩顆、兩顆牙來回地刷。

4.刷牙的順序有一定口訣:右邊開始,右邊結束。



本文摘自「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衛教資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