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英德日 5年完成台灣蝶類誌

 |2022.04.28
1196觀看次
字級
共5卷6冊的《台灣蝶類誌》,以中英對照呈現。 圖/林務局提供
鳳蝶體型大,加上豔麗的翅紋,吸引眾人的目光。圖為曙鳳蝶。 圖/取自林務局官網 呂晟智攝影
鳳蝶有豔麗的翅紋,吸引眾人的目光。圖為被譽為「飛舞的珍珠」的珠光鳳蝶。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農委會林務局林務局昨日表示,2018年起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徐堉峰合作編撰的《台灣蝶類誌》(Butterfly Fauna of Taiwan)套書,最後一卷完成,共5卷6冊,以中英對照呈現,是首部完整論述台灣本島與離島蝶類資源的分類學專著。

台灣素有「蝴蝶王國」美譽,儘管民間或政府出版過不少蝴蝶圖鑑,但蝴蝶誌卻是第一次,分為鳳蝶科、粉蝶科、弄蝶科、灰蝶科及蛺蝶科(解說篇及圖書篇),各科蝴蝶種數分別為39種、41種、69種、126種及154種,內容敘述台灣境內蝴蝶的特徵、分布、學名演變等,並搭配雌雄背、腹面標本等彩圖,還特別將外來種、疑問種及迷蝶共42種納入。

弄蝶最早被命名

幼蟲還會做巢

第一卷為何選擇鳳蝶科?徐堉峰表示,全球研究最透徹的蝶類,為鳳蝶科,但相較其他蝴蝶科群,多樣性較低,體型大又有豔麗翅紋的鳳蝶,經常被捕捉做成標本,無論是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或台灣的野生動物保育名錄,鱗翅目中都以鳳蝶種類居多,台灣鱗翅目8種保育物種中,鳳蝶科就占7種,保育的迫切性加上資料最完整,鳳蝶自然而然成為首選。

粉蝶科廣泛分布於全球,已知種類超過1000種,可說是台灣最常見、熟悉的蝶種,有令菜農防治的種類,也有遷移性強、季節性變異豐富的種類,套書記載37種台灣固有種、已定居的外來種及常見的偶產種。

台灣最早被命名的蝴蝶之一就是弄蝶,最早一篇學術論文是「動物地理學之父」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與鱗翅目分類大師摩爾(F. Moore)一起發表的禾弄蝶Borbo cinnara(Wallace, 1866),為台灣蝴蝶研究打下基礎。

弄蝶種類大多是身體胖、翅膀小,但擁有發達的飛翔肌肉,牠們特徵在觸角末端多一個稱為「尖頂」的鈎,弄蝶科幼蟲會把葉子捲起來做巢,不像其他蝴蝶幼蟲只停在葉片上,有些弄蝶幼蟲頭部看起來像臉譜,從花紋便可以大概推斷出是那一種弄蝶。

灰蝶危害蘇鐵

被聯合國關注

「蝴蝶王國小精靈」灰蝶在書中編錄120種(含亞種有130種)。林務局表示,在編撰灰蝶科時,同時也會檢視牠們在保育、生態或科學上有無重要性,例如有一原生蝶種蘇鐵綺灰蝶,以蘇鐵為食草,而蘇鐵是華盛頓公約(CITES)公告瀕危的物種。

台灣曾灰蝶列為稀少的蝶種,但如今牠們不但對台東紅葉村台東蘇鐵自然保留區的台東蘇鐵造成影響,也入侵關島地區造成當地蘇鐵大量死亡,所以已經被聯合國列為受關注的物種,並成立工作小組專案處理。

蛺蝶科遍布世界,各類陸上環境都有種類棲息,熱帶地區的多樣性最高,牠們體型差異極大,小的像灰蝶,大的甚至跟小鳥差不多,牠們的卵、幼蟲、蛹多變,各亞科都有獨特的形態或特徵。

林務局強調,過去台灣蝶類研究幾乎由日本人主導,如今由國內學者完成這套書,是台灣蝶類研究的里程碑,後續會比照《台灣鳥類誌》,製成電子書。《台灣蝶類誌》準備時間長達15年,包含蒐集歷史文獻,確定各蝶種模式標本存放的地點,台灣很多蝴蝶的模式標本散落在英國、德國及日本,團隊數次走訪,才得以將模式標本及採集資訊蒐集完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