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全球溫室效應持續擴大,流行病學專家擔心埃及斑蚊的棲地,將跨過北迴歸線,造成更大規模流行,不及早因應後果堪虞。
第一屆台英青年科學家國際交流計畫起跑,昨起在台北一連舉行三天的學術研討會,在台灣平均每十年,就出現一次大流行的登革熱,成為討論重點。與會的英國帝國大學流行病學主席安德森爵士,憂心忡忡地說,登革熱疫情北移,將是人類的一大災難。
安德森爵士今年八月將接任帝國大學校長,國際學術聲望極高。他指出,登革熱是透過病媒蚊傳播的流行疾病,主要病媒蚊有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其中又以埃及斑蚊的危害最大。不過,埃及斑蚊有個特色,就是棲息地的環境比較溫熱,通常孳生在赤道至北迴歸線之間,很少越過北迴歸線活動。
他擔心在愈來愈明顯的溫室效應下,埃及斑蚊已逐漸越過北迴歸線,揮軍北上。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研究所教授謝世良認為,如此一來,不僅未來的登革熱疫情可能擴大,且流行疫情可能跨年蔓延,一發不可收拾。
他解釋,橫跨北迴歸線的台灣,四季分明,春夏期間到處肆虐的病媒蚊,到了秋冬氣溫降低後,活動力降低,體內的登革熱病毒無法傳給子代,因此疫情會自然而然地停止;但若氣溫持續上升,這些病毒就有可能跨越冬季,造成跨年且不間斷的流行。
謝世良提醒國人,一定要從改善衛生環境及強化個人行為上著手,減少病媒蚊孳生源,若不幸感染時立即就醫,如此才能阻絕登革熱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