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取自患者 適用早期關節退化 30分鐘完成 台大稱達世界水準 5年內上市
【本報台北訊】台大醫院骨科部經多年研究,成功的開發軟骨再生術,這項手術只需半小時,復原迅速,預計三至五年就能正式上市。
台大醫院骨科部昨天公布的「兩相軟硬骨關節修復技術」,是從患者少部分健康軟骨組織中,取出軟骨細胞,置入特殊載體,軟骨就能夠再生。
台大骨科主任江清泉強調,這種新式技術,適用於早期關節退化、年輕人運動傷害所造成軟骨剝離,一旦正式運用在臨床,商機龐大。工研院、台大醫院昨天聯合舉行技術移轉簽約記者會,會中江清泉指出,以往軟骨增生技術需要細胞移植,光是培養細胞就得花上三周,現在透過特殊載體,不需培養細胞,直接將軟骨細胞植入患部中,簡單許多。
在手術過程中,醫師先截取患部少數不受力的健康軟骨,浸泡在特殊酵素溶液中,分離出軟骨細胞,再將細胞放置載體之中,接著植入患部,軟骨便可在短期之內自行增生修復。
目前軟骨修復技術,只能修補軟骨缺損,但新技術卻能同時修補軟骨及下方骨頭的缺損,透過關節鏡微創來進行手術,包括分離軟骨細胞、放進載體、植入患部等步驟,全部只需三十分鐘。
工研院生醫所博士廖俊仁指出,該項技術,已經完成臨床前的大型成熟豬隻動物臨床實驗,有二十豬接受實驗手術六個月之後,實驗組的軟骨組織明顯增生,恢復至原來樣子,但沒有接受手術的豬隻患部,仍沒有長出軟骨。
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表示,該項軟骨再生創新技術,已經達到頂尖水準,安全性高、且具有不錯療效,對關節病變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未來將展開全球性臨床試驗,計畫於五年內完成上市作業,帶動國內骨科醫療器材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