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堪為友】滿樹紅通通的油患子木

文/德禪 |2022.04.24
12034觀看次
字級
紅色嫩葉是油患子木新長出的新葉,之後會轉為綠色。圖/德禪
油患子木落果像龍眼,但先端有尖突。圖/德禪
油患子木的果肉可食,但種子很大。圖/德禪
油患子木的新葉。圖/德禪
油患子木的羽狀複葉。圖/德禪
油患子木的綠色果。圖/德禪
油患子木的嫩葉長出後,很快轉為綠。圖/德禪
油患子木的小花形成圓錐花序。圖/德禪
熟果為鳥獸饗宴。圖/德禪
果實轉為褐色。圖/德禪
高雄澄清湖的路邊有一棵油患子木,3、4月換新裝,滿樹紅通通。圖/德禪

文/德禪

我們曾於2月時介紹無患子科的無患子樹,識得此種植物是自然珍貴「天然的洗潔劑」。今天我們再認識一種同屬無患子科的植物──油患子木。有年3月上旬,我在高雄市澄清湖邊,與一種陌生的植物不期而遇,查詢資料後,方知它正是油患子木(學名Schleichera oleosa),而且還是無患子科久樹屬的唯一物種。油患子木又稱「爪哇耀木」,原產於南亞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和印度西部地區。

從種子發育出來的油患子木幼苗,第一枚葉片是三出複葉,爾後再長出的葉片都是一回偶數羽狀複葉。油患子木的葉片,在2月時轉為黃色,並掉落地;3月初,全樹即會冒出紅色嫩葉,同時長出綠色花苞,雌雄異株或同株。

油患子木的花兒為雜性花,黃色小花聚生呈圓錐花序,著生於葉腋。幼果綠色,成熟時轉為黃色,近似於龍眼果。果皮有刺狀突出,故又稱為刺果木。內有一顆種子,堅硬。熟果可以生吃,略帶特殊酸味。

在東南亞,油患子木是膠蟲(Kerria lacca)的重要寄主,所以英文名稱為馬來紫膠樹(Malay lac tree)。台灣於1945年引入,栽種於高雄的澄清湖和原生植物園;目前原生植物園內只剩下一棵存活,澄清湖園區內則有數棵,3、4月的此時,是油患子木正在換新葉的時刻,我們可以藉由滿樹紅彤彤的嫩葉加以辨認喔!它正脫裝換新衣裳。

油患子木與無患子、龍眼、荔枝、番龍眼(又名台東龍眼)皆為無患子科植物,雖同科而不同屬,5種植物分別歸入久樹屬、無患子屬、龍眼屬、荔枝屬、番龍眼屬。另外,在中國大陸的四川,也有將無患子稱為油患子的情形。

油患子木的屬名Schleichera,係表彰瑞士植物學家施萊謝爾(Johann Christoph Schleicher, 1768-1834)的貢獻;其種名oleosa,意思是「多油的」。此種植物具有經濟價值,可以從油患子木的種子榨出油脂,以製作髮油,或用來烹調、照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