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塑膠淋膜的紙杯,也被點名是無法回收的垃圾。圖/pixabay
文/孫文臨
目前其他材質的一次性塑膠杯,授權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各縣市的管制規範及實施日期。長期關注廢棄物問題的看守台灣協會指出,限用材質應擴及含塑淋膜紙杯,「(含塑淋膜紙杯)這種『假紙杯』也不易回收,希望納入縣市政府可規範禁用的範圍。」
環境資訊協會議題中心組長陳姿蓉呼籲,各縣市政府應提出更進步、更完整的規定,加速減少一次性用品,從源頭減量,也有助於解決廢棄物去化問題。
以台北市政府為例,已開始跟餐飲業者商談,除要減少保麗龍以外,其他材質的一次性飲料杯,已列為下階段減塑減廢的目標。
台北市環保局局長劉銘龍說明,從源頭減量解決塑膠垃圾問題,不只減少廢棄物,也有助於達成淨零碳排。台北市提出的淨零轉型路徑中,就有規畫2030年全市禁用一次性餐具等塑膠製品,輔導餐飲業者全面建置循環容器,實現全循環零廢棄目標。